卢德之:做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

时间:2012年3月14日
嘉宾: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卢德之
简介:在现代社会“慈善”似乎成了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我们在探讨慈善事业、慈善现象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应该创造什么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事业呢?今天我们的演播室就为您请来了一位嘉宾,他是来自华民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卢德之先生,和他一起来探讨关于慈善事业的一些话题。[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中国网:所以您在慈善事业方面也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说像“三愿”、“三忌”、“三家”,还有“三公”等观点,我们也来听听卢先生怎么说。

卢德之:好。我说的“三愿”是三种愿景,我刚才说了纯粹慈善,但这只能是愿景,实际上真正的纯粹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希望做慈善能够纯粹一点,我们目标要纯粹一点,目的要纯粹一点,手段要纯粹一点,我把它叫“纯粹慈善”。还有一个叫“尊严慈善”,慈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尊严,但是我们的尊严来自哪里呢?第一,来自我们对我们服务对象的尊重,也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正确的定位。当然还有一个“幸福慈善”,什么叫幸福慈善?一定要把慈善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一种爱好或习惯,这样我们慈善人自己就找到了幸福感,这就是所谓“三愿”:“纯粹慈善”、“尊严慈善”和“幸福慈善”。所谓“三忌”,我是认为做慈善应该忌政治化、忌商业化、忌娱乐化。当然要正确理解,比如说慈善你说会跟政治分开吗?你说会跟商业行为分开吗?你说能够跟娱乐界分开吗?跟明星分开吗?你反对明星做慈善干吗?反对政治家做慈善干吗?应该支持。但是我认为我们必须以慈善为目的,不能说以政治化、商业化、娱乐化为目的,以慈善为手段。这是个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中国网:对。

卢德之:再一个我提了一个“三家”的概念,我认为中国必须要出现一流的职业慈善家,职业慈善家他最好是从企业家转化而来,因为这些人大多自己创造过财富。实事求是地说,消费财富比创造财富还是要容易一点,那么一个创造过财富的人他在管理财富,在怎样把钱花好这样一个道上,应该说他更具有专业性,那么这样的职业慈善家实际上在中国现在已经开始产生了,比如说曹德旺先生。第二个,我把它叫做慈善职业家,实际上就是慈善经纪人,职业工作者,这个当然他是需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的,这样的大家现在实际上在中国也已经出现,比如说类似于我们徐老师,徐永光就是这样的大家。还有一家叫慈善理论家,这样的大家现在在中国也已经开始出现,比如说我们王振耀老师,王振耀教授。做一个慈善理论家是不容易的,他需要对历史、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都得要了解,这样的人他才能真正能够把慈善这样一个综合学科推到一个应有的高度,这是我说的“三家”:职业慈善家、慈善职业家和慈善理论家。我最近还讲了一个“三公”,什么“三公”呢?这个敏感一点,我把它叫做公权、公益、公民。

中国网:公权、公益、公民。

卢德之:怎么来理解呢?如果公益它作为我们老百姓的一种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它推动着公民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公益事业的成长。但是当它跟这个公权结合得比较密切的时候,这就有问题了,因为,当公权的信誉指数很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公益就可以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如果说公权失信,那公益作为这个公权中间你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你一定会受到最严重的打击。因为公益处在公权的最弱的环节上。

中国网:那我知道卢先生您本身对于中国也好,还有整个的慈善事业都有自己很大的一种投入和观点在里面。那对于未来来说的话,您觉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公益事业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您的愿景和规划是什么样的?

卢德之:我本人的愿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有作为的慈善工作者,这既是一个很崇高的理想,同时也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至于说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应该怎么发展,我认为未来五到十年是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一个确定期,就是必须定下来了它怎么发展,这个时间短了不行,太长了也不行,因为这个社会已经很迫切需要有一个定形的体制了。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一些什么事呢?比如说,我认为需要全民的公益意识的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必须要加强引导,甚至教育。你比如说有些尝试它是需要普及的,比如说做公益,做慈善是要有成本的,这是一个世界惯例,可是我们很多公民不理解这一点。第一方面,我特别强调这个慈善的法制建设,因为我们现在实际上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可依,这个就是政府的事情了。慈善法的出台,这对慈善事业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一部法律它一定要在实践中间经受检验,我认为一些慈善法律的制定迫在眉睫,比如说税收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同时,在这里我也是还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说慈善是民间的事情,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是一部分老百姓对另外一部分老百姓的服务,慈善事业一定要强调民间性和自愿性。所以我认为一些官办体制应尽快地回归民间,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慈善机构本身的治理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的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这些年一方面支持公益机构的发展,一方面在监管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推动了基金会的发展。但是应该说我们很多基金会现在的发展是不太规范的,无论是内部的治理,还是外部的项目方面的服务,都还有很多的需要加强的地方,比如说透明度,比如说公开性。因为一个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是它的生命,如果你又不透明,自己内部的治理又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你就会失去社会对你的信任,那么这样的机构你就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很难有所作为。所以,我觉得如果要真正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作为一种凝聚器也好,凝聚人心,还是一种推动器也好,发挥这样的重大的作用,慈善机构必须要改变自己,我们必须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慈善事业才真正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打开社会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中国网:今天我们在采访卢德之先生的过程当中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其实说起慈善来,它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物。那么现在呢,通过卢先生的介绍,我们应该对慈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而且从您的介绍当中我也能够看得出来,大家可能普遍存在的一些误解,不理解也好,随着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和真正的了解,会消除这些误解。当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像卢先生,还有很多社会的有心人士一样,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理解来支持慈善事业。而且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卢德之先生的另外一本书《中国现代慈善演讲实录》马上就要出版了,也让我们共同来期待。

好了,非常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节目,我是方悦,让我们相约下期节目,再见!

     1   2   3   4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