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访谈】陈鸣明:黔西南州30年继往开来
活动描述
- 时间:11月19日 14:00
- 嘉宾:陈鸣明 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
- 简介: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从1982年5月1日成立至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走过了30年的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黔西南州建州30年之际,我们邀请到了十八大代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陈鸣明,请他就黔西南州过去30年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做详细介绍。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易健特约之十八大代表访谈”节目,感谢新浪微博对本节目的支持,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我们实时互动。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从1982年5月1日成立至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黔西南州建州30年之际,我们邀请到了中共十八大代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陈鸣明,请他就黔西南州过去30年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做详细的介绍。
2012-11-19 13:25:23
- 中国网:
陈书记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节目,首先请您跟我们的网友们打声招呼!
2012-11-19 13:25:52
- 陈鸣明: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2012-11-19 13:27:08
- 中国网:
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室。您今天的身份有两个,一个是中共十八大的代表,另外一个就是州委书记,我们先聊一下您的第一个身份,来谈谈十八大。首先问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您是何时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当时由于怎样的原因做出这样的选择?
2012-11-19 13:27:25
- 陈鸣明:
我是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当时我是知青,1974年下乡,下乡以后,当时响应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所以我高中毕业以后就下乡了。下乡以后觉得应该向党靠拢,争取做一个党员,然后在知青当中、农村里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012-11-19 13:27:35
- 中国网:
您现在成为了中共十八大代表,从你入党到现在成为党代表,这期间您对党的认识是怎样的变化过程?
2012-11-19 13:27:47
- 陈鸣明:
入党的时候还是很朴素的一种感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我们这个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
尽管现在看起来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变化是举世公认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然,大家也会说出一些腐败的分子,但是我们绝大多数的党员是好的,个别的、少数的腐败分子不足以诋毁、影响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包括我们党的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们的党章一直在修改,它也在与时俱进。我入党已经有36年的党龄了,我为自己成为一名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012-11-19 13:27:56
- 中国网:
总书记十八大的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您在听取了总书记的报告之后有什么具体的感受和体会?
2012-11-19 13:28:06
- 陈鸣明:
十八大报告是一个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我听了以后很激动、很兴奋,也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十八大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入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是在2020年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一次动员的大会。十八大报告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指导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2012-11-19 13:28:18
- 中国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您在十八大的贵州开放日中,讨论报告时也提出了要实现2020年黔西南州要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要做到7个倍增,保持5年时间增长在18%以上。7个倍增和18%以上,这两个数字来源于哪里?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部署?
2012-11-19 13:28:29
- 陈鸣明:
2020年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东部没有问题,中部这8年时间是可以的,关键在西部,而且关键在边远贫困地区。所以总书记在报告当中提到两个问题,我们要在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也是在现在新的形势下又提出了5个方面的新要求。总书记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告诫全党同志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总书记又强调,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加大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这样也就为我们这些西部地区、边远的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保证。
今年是我们黔西南州建州30周年,这30年确实是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建州的时候不管是生产总值还是财政收入,在全国29个自治州,还有在我们全省9个市(州、地)都是挂末的。2008年我们的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收入就已经在全省排到了第五位,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已经进入了前十位。2011年,我们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都排在全省的第五位,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大概在第七位。
2012-11-19 13:28:47
- 陈鸣明:
有一点,我们自己跟自己比,比如2006年—2011年5年的数据,2006年,我们的GDP是149亿,到2011年已经是375亿了,年均增长13.4%。财政总收入从20亿增加到81.5亿,翻了两翻多,年均增长31.9%。公共预算收入从10亿增加到45.5亿,也是翻了两翻多,年均增长35.5%。我们是在总量小、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的基础上,自己跟自己比很快,但是跟发达地区比差距很大。而且最关键我们城乡收入差距很大。
去年我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900元,差距是1:4.25。这8年时间我们怎么办?怎么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的任务。我们算了一下帐,用8年时间和全国同步,怎么同步?所以我们首先做了测算,做了分析。2011年黔西南实现小康的程度只是62.8%,全国实现程度63%是在2003年,这就意味着我们比全国落后了8年,比西部落后了4年,和我们省是差不多的。
这样我们就要倒推,那你8年怎么办?8年我们算了一下,每年我们的发展速度必须在16.6%以上,必须确保这个数据,到2020年要力争达到19.1%这样的速度。我们州的第六次党代会是去年年底召开的,我们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和蓝图,就是你刚才说到的7个倍增: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而且我们必须要创造“五个高于”:高于过去(必须高于历史同期)、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全省、高于自治州的速度。每年的发展速度必须确保在18%以上,否则到2020年实现不了全面小康,只有8年,这是需要建立倒逼机制的。我们到2020年要实现7个倍增,而且必须创造“五个高于”的黔西南速度。
2012-11-19 13:29:04
- 中国网:
刚才您说了很多的数据,我们从这些数据当中不仅仅听出了差距,更听出了您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在这里想问一下您的信心到底是来源于哪里?
2012-11-19 13:29:22
- 陈鸣明:
总书记的报告也多次提到,每年两会我来开,很多的媒体记者也会问这个问题,他们说你最关注、最关心什么问题?我说是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具体说起来就是我们这些边远贫困地区怎么到2020年跟全国同步小康,这次十八大主题就是同步小康的问题。
我们现在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关键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机遇是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数据刚才我给你分析了,一会我还要跟你进一步的分析。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和困难同在,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面临很多好的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也是十年,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的机遇。另外在贵州媒体开放日的时候,我说了“给力”的词,今年出台的国发2号文件,就是专门提出来怎么加快、加大对贵州加快发展支持力度的文件,其中7个方面119项全部是针对贵州的。在这个当中涉及到黔西南地名或者和黔西南有关的是42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
在2010年我州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的时候,温家宝总理亲自到黔西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最后总理提出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贵州的问题,必须是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去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加上现在东部产业转移,央企扩张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机遇。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干的问题。
2012-11-19 13:29:31
- 中国网:
针对“三农”您曾经提出过“三个重中之重”的说法,您说:黔西南州一直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又是“三农”工作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并且您强调不解决农民可持续增收的问题那就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目前黔西南州的整个农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2012-11-19 13:29:44
- 陈鸣明:
刚才我说了,我在做一个比较。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0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是3900元,我们城镇化只有30%,70%的人只有3900元的收入,8年时间怎么同步?全国同步的难点、薄弱环节是在农村。农村怎么办?按传统的农业方式去抓农业没有出路,已经没有空间。所以我们为什么一直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
70%的农村人口平均收入只有3900元,还有原来我们贫困人口在标准很低的时候,1196元的时候我们就有38万人,现在提高到2300元的标准以后,我们的贫困人口有108万人,增加了差不多70万人。怎么来抓农业,怎么来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只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只有用抓工业的办法和理念来抓农业,才能够给农民找到可持续的增收路子。
具体到黔西南,我们就把我们特色的优势产业做规划,我们出台了一个文件,叫《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意见》,这个文件去年我们就出台了。我们把一些特色农业的优势产业做了规划,具体是24个特色产业,而且我们规划到了每一个地方,每个县、每个乡、每一个村适合种什么,适合养什么都做到了规划。
2012-11-19 13:29:55
- 中国网:
也是在因地制宜的去安排和布局。
2012-11-19 13:30:06
- 陈鸣明:
就是这些特色优势产业。现在我们提出来,比如我们黔西南石漠化比较严重,我们在治理石漠化的过程当中探索了几个模式:一个是高海拔岩溶山区种草养畜“晴隆模式”;一个是中海拔岩溶山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一个就是低海拔岩溶山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还有在我们低热河谷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式”。这四个模式,同时又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模式,同时也为农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我们晴隆县的一个村叫江满村,原来很多村民是卖血为生的,现在农民养上羊了以后农民变成牧民,全部盖上了瓦房。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我们为什么就把这些特色产业,还有其它我们种甘蔗,种茶叶、种植蔬菜、种烤烟、种核桃等等,把这些产业做成规模,包括养殖业,规模上去以后搞加工。
把土地集约起来以后,可以培养职业的蔗农、茶农、烟农、专业的养殖户等。传统的农业,比如一亩地、一亩田种水稻,就算一亩650公斤才1000多块钱,再加上种一季小麦或者油菜,不到2000块的收入,所以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最后把农业变成工业的车间和基地,这样才能把工业和农业连起来,才能够给农民找到方法,每一家、每一户都要给他算账,怎么来脱贫,怎么来增收,这样才有可能奔小康,所以我们就一直把农村这块看得很重,一直花了很大的精力。
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小康。或者说没有黔西南的小康,也没有全省的小康,也没有全国的小康,所以我们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这些工作上。
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做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我们的重点,做到每一个县是重点产业覆盖50%以上的乡镇,每一个乡镇的重点产业覆盖70%的村,每一个村的重点产业要覆盖80%的农户。我们现在要打造养100万只羊、100万头的标准化规模养猪、种100万担的优质烤烟的基地等等。我们这些特色优势产业必须规划到县、乡、村,到农户。它就不是在这儿空算账了,就落到农户的增收致富的计划上,这样才能到2020年实现同步。
我们也实施了工业强州战略,也要转移一部分的劳动力到工业,这样他们也会有一些工资性的收入。
2012-11-19 13:30:16
- 中国网:
讲到黔西南州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那里的自然风光很秀美,这些自然风光也给当地的旅游资源、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黔西南州有哪些丰富优美的自然风光,您能在这里给各位网友简单的介绍一下吗?如果我们要去玩的话,游览的话给应该去哪些景点?给大家做一个推荐?
2012-11-19 13:30:29
- 陈鸣明:
黔西南,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的结合部,被南北盘江环抱,在我们境内,南北盘江汇集成红水河,然后是西江,最后再到珠江。我们黔西南的旅游资源非常的独特,也很富集,像我们几个国家级的名胜景区全部在城里。
马岭河峡谷,75公里长,这应该是中国最美的峡谷,就在兴义。
万峰林,这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万多座山峰,锥状峰林,基座都是连起来的,很壮观。
双乳峰,大地圣母,泰国的很多游人看了以后,觉得从母亲文化来讲,这个大地圣母很了不起。
晴隆24道拐,保存的非常的完好,汽车爬坡赛的最佳场地,二战时期“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
万峰湖,176平方公里的水面,这是野钓的天堂。
安龙的招堤,十里荷塘等等。
很多人去黔西南看了以后,就觉得这里的景观让人震撼。过去主要制约我们黔西南的是交通,我们1997年开通了南昆铁路,2004年就开通了兴义机场,公路当时是高等级公路,从贵阳过来,横贯州境。
运输方面我们还有水运,但是现在主要还没有通道,西南出海的中线通道到了龙滩电站还没有打通,过船的设施还没有修。
2012-11-19 13:30:39
- 陈鸣明:
过去到黔西南走公路,从贵阳过去大概要5、6个小时,有时候7、8个小时,通达条件非常的差。去年底,修好汕昆高速以后,汕昆高速贵州段全部修起来,我们到昆明也非常方便,只要3个多小时,到南宁只需要4个多小时。但是到贵阳现在还要5、6个小时。沪昆高速,经过经过我们晴隆县和普安县,从晴隆修了一条高速到我们州府所在地兴义,这条高速基本上修好了,年内就可以通车,这样从贵阳到兴义车程只有280公里左右,时间可以缩短到3个小时。另外还有一条从贵阳来的高速也在修,明年底就可以修通了。交通的瓶颈打破以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最根本的是交通的问题,有望年内可以解决。
另外,大家会关心,你那个接待条件怎么样?黔西南,目前为止,贵州省除了贵阳市有五星级宾馆,只有黔西南有五星级宾馆,而是我们现在正在运营的是4家五星级宾馆,还有2家在建。而且我们的旅游不仅仅是景观,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我们的常年平均气温在13.6-19.1℃之间,州内大部分县(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在300天左右,平均日照在1436-1648小时,所以很适宜人居。
还有万峰林这些景区,特别适宜户外运动,可以骑车,可以徒步。万峰林景区道路已经全部油化,并安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正在打造高标准的农家旅馆,兴办农家乐。李长春同志去看了以后,觉得我们农家乐办得好,通过这个发展旅游业也是给农民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和旅游业结合起来。
应该说黔西南是一片宝地,一片热土,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美好。
2012-11-19 13:31:03
- 中国网:
我们都知道黔西南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您本人也是布依族,能否从布依族的角度出发,给我们介绍一下黔西南州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2012-11-19 13:31:16
- 陈鸣明:
黔西南主要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等35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布依族和苗族,布依族人口大概占到31%,苗族人口占了8%,我们的布依族人口约占到全国的1/3。
这几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把文化、旅游、体育结合起来,打造了三张名片:“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外宣文化品牌;“峰升水起·中国金州”的旅游文化品牌;“布依戏、苗族歌、彝族舞”的民族文化品牌。
我们注意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实现多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尽管我们比较落后,但是到我们黔西南建筑最好的就是学校。我们很多学校也实行双语教育,也就是民族语言和汉语教育。其它的包括一些好的传统戏曲,包括一些建筑元素也尽可能的把它保留。当然,民族文化一个是传承,一个是提升。
总的来说,我们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应该说现在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咱们都是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在黔西南我们的民族关系非常的融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所以这几年发展很快,也是民族大团结的结果。
2012-11-19 13:31:26
- 中国网:
您对微博问政有特别的关注,关注到什么程度,通过我们收集到的一个事情给大家展现一下,之前您从微博了解到了黔西南州安龙县一个小学的学生到冬天还没有鞋穿的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认信息之后,迅速去解决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也是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现在仍有少数的部分领导一提到微博会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您是怎么看待网络问政的态度?
2012-11-19 13:31:39
- 陈鸣明:
第一,新媒体、网络时代,像微博这些新兴媒体,这个阵地我们要主动去占领。我开微博已经3年了,运用比较多是去年以来,你说到这个事是我们安龙县的德卧镇甘河小学。我从网上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当天就连夜交代了我们的州委办公室、州教育局,第二天上午他们就去了,调查了解情况。那个地方主要是海拔比较低,农村的小孩有不穿鞋的习惯,有的照片也不是在冬天拍的,但是确实还是比较的困难。第二天我就自己拿了5000块钱,买了一些鞋、袜子等等,送给了这些学生。
还有很多的老百姓反映的很多具体的事,我觉得这个微博应该有正面的东西,应该有一些党委政府的声音,所以我们黔西南开微博的很多,包括我们一些官方微博,包括一些党政领导都开了微博。微博所以必须有正面的声音,必须给它注入正能量。
2012-11-19 13:33:06
- 陈鸣明:
第二,微博也是我们了解社情民意的直通车,老百姓经常通过私信给我反映问题,或者自己直接给我发,然后我转办,包括交给县市的领导,或者其它县的领导直接转办,这个非常的便捷。老百姓要写封信,要交、要送,不一定碰到我,不一定我马上就能看,但是通过微博,马上就能看到。有群众反映住的地方24小时装修,也给我们反映,我们派人去解决,非常的快。这是老百姓向党委、政府反映问题的一个最快、最便捷的通道,所以是我们和群众联系的一个直通车。
第三,尽管我没有实名,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包括我在其它地方做访谈的时候,他们都知道我的微博叫金州。我下乡调研,所见所闻,包括自己的一些想法,调研中对一些问题的思考,通过微博发出来。包括我们一些会议,现在也让群众、网友知道,我们的党委政府在干什么。另外通过微博我们起到了宣传黔西南的作用,这个影响非常大。
2012-11-19 13:33:18
- 陈鸣明:
我现在有将近6000名粉丝,这不亚于一份小报的影响力,所以我觉得我们黔西南现在基本上通过微博问政、微博理政、微博行政。有的同志会问,你哪有时间啊,是不是谁帮你弄的,我说我身边的工作人员,是我让他们开的微博。而且我不在上班时间发微博,除了下乡调研的时候发微博以外。早上我起的很早,6点起床就开始发一些微博,所以我觉得微博这个新兴媒体,也是自媒体,我们必须去占领。
黔西南在电子政务这块也做得不错。2008年我做州长的时候我就是通过网上办公,因为政府的信息是需要公开的,所以我们的党政办公系统2008年州政府就开通了。我是要求工作人员不给我送纸质文件,我全部是通过网上批阅文件,这样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现在微博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很多人会问微博也就是140个字,但是现在我全部制成长微博,现在有这样的工具。有的人说微博让人的思维碎片化,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全部制成长微博发出来,是一样的,信息量同样很大。所以我觉得微博不要“谈博色变”,我觉得应该去适应,应该去主动占领这个阵地。
当然不是不让人家说其它的话,这个他有他的自由,但是我们必须有正面的声音,而且现在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基本上都作回应,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2-11-19 13:33:35
- 中国网:
在今天节目开始的时候,我介绍了您两个身份,一个是中共十八大代表,一个是州委书记,接下来我想请您把这两个身份结合起来回答一个问题。在您看来,十八大的召开对于黔西南州的未来发展意味着什么?
2012-11-19 13:34:06
- 陈鸣明:
我们要和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我听的这个报告以后,我就感觉到总书记又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集结号、动员号、进军号。全国人民现在正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去迈进、奋斗、拼搏。
黔西南作为一个边远贫困地区,我们要努力,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机遇,国家现在对中西部,特别是对我们边远贫困地区这么倾斜,刚才我说了有很多的机遇,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要抢抓这些机遇,今后五年怎么办?
第一,要围绕我们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落实好、实施好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的战略。我们工业上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我们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我们规划建设这个工业园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重大项目的建设为支撑,来推进我们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第二,农业这块,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民找到可持续的增收的路子。
第三,我们要大力培育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实现大提速、大转型、大发展,因为黔西南具备这样的条件。
我们想这样的定位:把黔西南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西部会议之州;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的乐园,像我们万峰林续办了6年的野钓大赛;把黔西南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我们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2012-11-19 13:34:15
- 陈鸣明:
同时大家可能要问一个问题,只有8年的时间,怎么办?我理解,对我们来说,8年时间我可以当20年来用,为什么?“人一之, 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我们现在就是这样,“5+2”(没有星期六、星期天)、白加黑、夜总会(晚上经常开会),你只有这样,把时间放大了,8年可以变成16年、20年,只要我们这样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发扬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贵州精神,也是在黔西南提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我相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一定能够达到,我们黔西南有这样的信心。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我坚信我们全州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以我们黔西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来撑起贵州经济发展的一片天地,我们确保到2020年和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不拖全省、全国的后腿。我相信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美好黔西南,一定会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2012-11-19 13:34:29
- 中国网:
再次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节目!在这里也祝愿黔西南州能够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取得更大辉煌的发展!也感谢新浪微博对本节目的支持,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会!
2012-11-19 13:34:42
- 陈鸣明:
谢谢!(结束)
2012-11-19 13:34:52
图片内容: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网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网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接受中国网访谈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接受中国网访谈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访谈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谈黔西南州过去30年发展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网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fgy/2012-11-16-csj_1353044278.mp4
图片大图: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网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网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接受中国网访谈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接受中国网访谈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中国网 孙世麒
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谈黔西南州过去30年发展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做客中国网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中国网 孙世麒
十八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中国网 孙世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