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价值
 

《中国泛家居行业研究报告(2013年度)》/全文(   / 《中国泛家居行业研究报告(2013年度)》/全文 )

来源: 中国网 时间: 2014-04-19 责编: 王振红
分享:

二、“十二五”规划泛家居

国产化率

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徐坚,在深圳“自主创新大讲堂”上透露,根据“十二五”规划,半导体照明工程到2015年芯片国产化率将达70%,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相关企业面临着巨大商机。

新材料“十二五”规划从技术导向转为以产业和经济需求为牵引,围绕“应对金融危机、推进绿色制造、支撑产业升级”的思路,推进基础性重点原材料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半导体照明工程到2015年芯片国产化率将达70%,形成百亿元以上芯片企业与百亿元以上应用企业体系,实现年节约用电1000亿度,产业规模5000亿元。在先进显示领域,2015年国内将形成激光显示技术和产业体系,构建OLED大规模生产线体系,显示共性技术和配套材料将带动6000亿至8000亿元产业链。高性能电池方面,将攻克关键技术,开发大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形成网络化的战略产品技术群与核心专利池,构建高端电池研发和产业化基地,2015年力争实现高性能电池(材料)产业规模千亿元以上。稀土功能材料方面,产值规模将达500亿元,高端稀土功能材料5年总产量达100万吨,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5万亿元以上。

三、中国“十二五”期间泛家居产业发展部署

1、中国“十二五”期间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部署

半导体照明非常适合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一方面我国具有潜力巨大的新兴照明市场,具备相应的制造技术和相当强的生产能力,同时我国照明企业已从OEM转向ODM的模式,开始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因此庞大的功能性照明市场将为我国半导体照明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驱动力。另一方面,半导体照明属于典型的技术劳动双密集型产业,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应用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基于传统照明和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尽管上游核心技术有差距,但落后距离并不是很大,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研发体系;我国是半导体照明关键原材料(镓、铟、稀土)的资源大国,在原材料供应保障上占有优势。

综合上述因素,中国确实应该抓住半导体照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争取未来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此,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在本届大会中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也是前所未有。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引擎,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半导体照明具有巨大的产业、经济、科技和社会效应,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无限创新潜能。”

2003年科技部紧急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了高速发展,冲击世界前三强的基础。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统计,至今年8月中国半导体照明总产值已达900亿元,预计年底将突破1200亿元。上游外延和芯片领域,去年投产的MOCVD135台,至今年年底将有300MOCVD安装完毕,预计到2012年会接近1000台,到2015年会超过1500台,产值达到225亿;并且中游封装领域,企业开始全面向下游应用端延伸,下游应用领域,受益于功能性照明的启动,发展正在加速,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将超过50%

不过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从本届大会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国际大企业和主要研究机构的研究已经从光学、电学向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延伸,开展农业、生物、医疗、信息智能网络等创新照明应用的研究,以抢占新一轮高端应用的制高点。而中国的外延材料与核心器件仍处于中低端水平,缺乏低成本、高可靠的核心器件,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设备依赖进口。而且从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比较分散,缺乏龙头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产业创新人才缺乏,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在此情况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在大会中指出,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必须从科技创新、产业集聚、龙头打造、国际合作等方面,全方位行动,尽快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并在部分领域进行赶超。在“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在“973”、863、“支撑计划”三个计划中,系统性地安排了半导体照明的研发项目。其中“973”计划侧重基础研究,863计划侧重从设备到外延,从芯片到封装的产业化的共性技术研究,而支撑计划则侧重应用领域、检测领域的研究。围绕半导体照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全面进行关键技术的突破性研究。由此构建出“十二五”期间缜密、清晰的中国半导体照明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发展蓝图。

在产业链上游领域,以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发展高光效、高可靠、低成本的主流产业化技术和核心器件,进一步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i衬底技术路线的产业化,实现核心装备和关键配套原材料国产化,提高上游企业盈利能力,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制造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支撑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

在基础研究领域,将超前部署下一代白光核心技术路线,突破白光核心专利,加强半导体材料生长基础研究,探索大电流驱动材料生长与芯片技术、单芯片白光、UV-LEDOLED等新的白光照明技术路线,抢占战略制高点。

在产业链下游的应用端,围绕“十城万盏”的工作推进,开发低成本、替代型和多功能创新型半导体照明产品及系统;通过专利布局,抢占创新应用制高点;加强与医疗、农业、生物、信息智能网络、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的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同时针对我国半导体照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而且比较分散,缺乏龙头品牌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的现状,未来中国将致力于打造本土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力争到2015年,形成3~5家百亿元以上应用企业,推动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2、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十二五”发展部署

“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产量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达到7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增长分别为13.2%15.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利润2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1%34.8%

产业技术得到提升。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技术等日趋完善并推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结构由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形成了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区,中西部地区陶瓷生产迅速崛起。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节能取得较大进展。建筑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卫生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出口结构有所改善。2010年陶瓷砖出口金额达到38.5亿美元,出口量为8.6亿平方米,年均分别增长26%15%。卫生陶瓷出口7.8亿美元,年均增长10%

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规模扩张,企业数量多,生产集中度低。二是同质化严重,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出口产品多数为贴牌生产。三是能耗高、排放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十二五”期间,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陶瓷砖产品薄型化,开发创意设计新品种、以及耐磨、耐污、防滑、保温等多功能型产品。推进卫生陶瓷节水与减量化应用,积极发展节水型洁具,倡导小体量产品。大力发展五金配件、机械装备等配套产品。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实施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做优做强。积极推进现有产区升级,扶优汰劣,延伸产业链,差异化发展,形成骨干优势大企业和“专、精、特、优”的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东部沿海地区重在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培育知名品牌,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依据相关产业政策,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因地制宜地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产业配套能力,树立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推进节能减排。推广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强原燃料运输过程中粉尘排放控制。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提高全行业能效水平。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科学开发陶瓷原料资源,实现规模开采和综合利用,重点产区加快原材料标准化和产业化,保护黑泥等优质资源。推广低品位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鼓励使用低质原料和工业废弃物等生产陶瓷产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加快技术进步。鼓励创意设计,加强文化艺术等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应用,推进以研发和工业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在陶瓷砖花色图案、卫生陶瓷模具设计开发、应用整体设计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加强技术改造。推广卫生陶瓷高压注浆、低压快排水等节能减排新工艺。加强余热回收利用,对窑炉、喷雾干燥塔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行业共性、基础性重大问题,协同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2015年,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若干家企业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轻量化、薄型化、节水型、功能化的新型产品比重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

3、家具产业“十二五”发展部署

我国城市化建设加快,对家具需求呈快速增长阶段,房地产业的发展,住宅建设加快,农村对家具需求逐年增加。我国有13.9亿人口,人口众多是重要的消费因素。我国每年有1000万对结婚,有1800万人出生,家具刚性需求数量增长。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拉动经济,鼓励家具消费会带动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家具销售。

家具行业产业升级,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家具市场已经形成很强的销售能力,有利于家具产品的市场流通。木材和其他家具原材料资源供应充足,能源和交通运输水平提高,先进生产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应用,有利于家具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高,消费者逐渐成熟,对家具要求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留言框

 

网友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