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七一”讲话解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表态,更是告诫

首页 > 中国访谈 > 专家学者

导语

 

嘉宾介绍

姚燕: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
 

精彩观点

中共三大贡献为人类探索更好的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因为有了三大贡献,我们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人民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习总书记这个提法是很新的。
习近平首次提出党史研究方法论: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研究历史为了什么?他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习近平“七一”讲话充满了大写的人民
    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印象比较深的第一个方面是大写的人民,人民这个词被进一步大写了。

本期照片

   
   
 

访谈实录

刷新全文打印合并称谓
 

评论

用户: 密码:

团队介绍

  《中国访谈》拥有先进的演播设备和成熟专业的策划、技术团队,节目团队在全国“两会”、党代会、国庆等国家重大宣传报道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中国访谈》团队独家策划制作的多部系列访谈节目,曾获得国家级、全国人大、省部级等多项优秀作品奖。
  团队成员:郑海滨 韩琳 王瑞芳 齐凯 佟静
裴希婷 李虹霖 张扬 孙婉露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活动标题

  • 习近平“七一”讲话解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表态,更是告诫

活动描述

  • 时间:2016年7月6日18:00
    简介:7月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首次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里所说的“初心”指什么?如何系统地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网《中国访谈》邀请党史研究专家与网友进行交流。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7月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首次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里所说的"初心"是指什么?如何系统地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网《中国访谈》邀请党史研究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姚燕对此进行解读。

    2016-07-06 15:41:43

  • 姚燕:

    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6-07-06 15:41:58

  • 中国网:

    非常欢迎您今天做客我们的节目。对于习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您总体的印象是什么?其中有那些新的提法让你觉得非常有新意?

    2016-07-06 15:42:14

  • 姚燕:

    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日子,在这个隆重的纪念日子中,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篇比较长也比较精彩的讲话。这个讲话全面回顾了我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95年奋斗的历程,提出了我们三个伟大贡献,对我们当下进行的一些社会实践提出了一些历史启示。总的来说,这个讲话气势磅礴,语言丰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可以说全文听下来是一点都没有走神,非常吸引人,引人入胜,其中一些新提法比较多。

    2016-07-06 15:42:24

  • 姚燕:

    第一,我印象比较深的,我总结的可能不太对——印象比较深的第一个方面是大写的人民,人民这个词被进一步大写了。以前的讲话稿中都提到了我们要团结和带领人民,但都没有“七一”讲话如此地把人民推向前台。

    我做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可能不完全,人民这个词是整个讲话中词频最高的一个词,大概有109次。这在以前的纪念讲话中很少见。他提出了八点,就是刚才您说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其中专门提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一个重点就是为了人民,就是把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为了人民专门提出来。其中有一个新的提法,就是讲我党的人民立场,是我党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我党区别于其他党的政治新提法,这个以前没有提到这么高的高度。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

    他就讲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在讲到党的建设时,讲到党员干部用权要敬畏人民。以前讲权力是人们给你的,你对人民什么态度呢?你不仅是公仆,你要深深地敬畏,就是把人民放在我们一切工作事业奋斗的最终落脚点上,同时在思想上、在理念上你要明白你的权力源自于人民,对人民心存敬畏感。所以,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写的人民。

    2016-07-06 15:42:53

  • 姚燕:

    第二,把三件大事提到三大伟大贡献。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有一个讲话,讲话中他深刻地回顾了我党90年来紧紧依靠人民做了三件大事,这个大家耳熟能详了: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了中国;二是完成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三是紧紧依靠人民推进了改革开放事业,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如果说胡锦涛总书记当时的这个提法是告诉大家我们做了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做了什么事情,是告知这个事情本身的状态。那么,习总书记在这里把这三件事提升为三大伟大贡献。贡献内容我就不重复了,讲话里也说得很清楚。这个提法,我个人认为是把这三件事情放到历史中、放到中国当下、放到全世界这样一个格局中,作出了一个定性的判断。他不是告诉你做了什么,而是告诉你,我们做的这些事属于什么,也就是定性了。属于什么呢?属于伟大的贡献,对历史的贡献,对现实的贡献,对整个人类的贡献。所以,习总书记非常自信,他在后面讲到,因为有了这三大贡献,所以,我们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人民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这个提法也是很新的。

    2016-07-06 15:42:57

  • 姚燕:

    第三,习总书记讲了一段非常深情的话,他说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也不是为了躺在功劳薄上,也不是为了回避今天的问题,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历史教训,把握历史规律,继往开来。他这个说法,我可能和原文不是一一对应的,但他的说法,从我的专业和职业角度讲,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他第一次在党的周年纪念这种大会讲话中,作为总书记,他第一次提出了党史研究的一个规律性和方法性的问题,就是说党史研究也好,世界史研究也好,历史研究也好,研究历史为了什么。他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他用了不到100个字,总共有81个字,深刻说出了党史研究的方法论和规律,这是很难得的。

    2016-07-06 15:43:25

  • 姚燕:

    除了这三个印象深刻的之外,其他的就是在语言风格上,比如有些人、有些国家到家门口来炫耀武力,炫耀武力是没有力量的表现,也没有什么用。这样一种表态具有现代政治家的特点,也有老百姓语言的风格,还略略地秀了一把肌肉,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人的个人风格和共产党当下的自信。这是我印象深刻的。

    2016-07-06 15:43:33

  • 中国网:

    刚才您提到此次习总书记的讲话中首次提到“不忘初心”这个说法,这个“初心”是否是指成立之初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的目标,您如何理解呢?

    2016-07-06 15:43:57

  • 姚燕:

    这个问题是这个讲话中不能逃脱的问题,这个问题各家有各家之言。就我看来,“不忘初心”是现在老百姓常说的词,我上网查了一下,貌似还有一首歌曲就叫做《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出现率比较高。它的出处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早出自《华严经》的一句话,是说你守住本心的信条,才能德行圆满。其实习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不忘初心”,就在2015年7月1号,他在国家测绘大队一大队给一个叫邵世坤的老同志写信的时候就提到了“不忘初心”,后来在今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所以他这次在讲话中专门提出来,是和以前的讲话有一个呼应的。

    习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统领整篇讲话的精气神,是一个线索,既关怀了我们怀着怎样的初心,又关怀了我们将迈开怎样的脚步。所以说,这是他讲的核心重点,你刚才问什么是“初心”,我理解包括这几个方面:

    2016-07-06 15:44:17

  • 姚燕:

    第一个“初心”,习总书记说的,不管我们走过多少路,都不能忘记我们过去的路,也不能忘记我们过去为什么出发。所以我理解的第一个“初心”就是我们走过什么样的路,我们为什么出发。95周年就要回到最初的起点,党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诞生的,这是它走路、走过往的路、走未来的路、走现在的路的第一步,所以它的初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由后面所产生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就是第一个“初心”,这个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种实践的指导思想,这是第一个“初心”。

    第二个“初心”是我们党章上说的,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就是说,你为什么出发,你是怀着什么想法出发?这不就是“初心”吗?对吧!。那么,你要往哪里去,“初心”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社会主义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出发。这个“初心”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去,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2016-07-06 15:44:50

  • 姚燕:

    第三个方面,你的“初心”是要靠人去干的,你为了谁?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朝着那个方向出发,是为了谁而出发,谁跟你一起出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这个“初心”也是说,不管你走到哪儿,不管你走到前方有多么困难,你的目的、你的同伴、你的一起走的人就是人民,这是你干事业的出发点,也是你干事业的落脚点。所以我认为这是“初心”指的第三个含义。

    第四个含义,我觉得讲的是共产党党员的先进性。你成为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先进分子,是优秀代表。你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地方。如果你没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你凭什么做共产党员?所以这个“初心”是打你共产党员入党的那天起就应该怀有的“初心”,就应该怀有的情怀。所以,我认为这个“初心”就是共产党员该具有的先进性。这是四个方面——我理解的“初心”。

    2016-07-06 15:44:57

  • 中国网:

    刚才您提到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目前取得的非常重要的成就之一,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点也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因为只有把经济搞好了,老百姓的生活好了以后,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好。但有一部分的党员干部却走到了一心挣钱不顾其它的路上,所以这次我们感觉“不忘初心”似乎是一种表态,也是一种告诫,告诫大家说我们不应该走偏了,而应该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像您刚刚也提到的。我们联系历史上历次上左和右的思潮,想问一下您该如何历史地理解“不忘初心”这个词了?

    2016-07-06 15:45:00

  • 姚燕: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专业,在我们党史研究上也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而且您问的这个问题不仅是历史问题,而且扣下了当下,就扣住了前两天,可以说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我做一个自己的解读,可能不太全面。

    刚才您说到了,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有少数干部走路走偏了,可能忘记了初心,可能偏离了初心,甚至是走到了初心的对立面。我就讲一讲您刚才说的结合党史发展过程中的“左”或者“右”,来分析一下。

    2016-07-06 15:45:24

  • 姚燕:

    刚才我讲了,习总书记讲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寻求慰藉,也不是为了找借口,而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我理解您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就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怎么样回答“不忘初心”背后的意思。我觉得,沿着您刚才问我的思路,拿着习总书记告诉我们的方法,我觉得理解这个问题就是把“初心”放在历史当中去。历史是一本非常好的教科书。我理解在我们党95年的历史上,凡是秉持初心的时候,就是党的事业进行得比较顺利的时候;凡是忘记初心的时候,就是我们党的事业出现了偏差、出现了挫折,甚至是出现了倒退的时候。

    怎么讲?我一一给大家进行分析。正如刚才所说的,咱们的初心包含着有最初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包含我们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包含我们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也包含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就会出现对这些初心有所偏离的时候,“不忘初心”要宽泛地理解,“不忘初心”不是说你彻底忘记,彻底忘记肯定是忘记初心的一种,但也有很多种,就是刚才我说了你偏离了初心,甚至走到了初心的对立面,或者你彻底忘记了你为什么出发的这个初心,这些都称之为“忘记初心”。

    2016-07-06 15:45:41

  • 姚燕:

    在我党的历史上,刚才我说了凡是偏离初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跃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探索当中的一个曲折、困难时期,只是说它是局部的,没有造成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的一个混乱状态。这段时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失误?我们探索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失误?有几个原因。

    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时间不长,不到20年时间,从马背上下来以后,执政经验相对不丰富。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一些教条化的理解,导致我们有一个特别大的失误,就是在经济上盲目求成,急于求成,往前赶。后面会讲到,这个时候毛主席就特别担心“开除球籍”。第一就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在生产资料上所有都是急于求纯,简单说就是“一大二公”,实行“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追求单一的公有制。这样农民的积极性就调动不了,这样我们经济发展受到了一些阻碍。到了“大跃进”时期也是一样,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把生产关系要素主动性扩大了,脱离了生产力水平,所以就出现了“大跃进”那样一种特殊现象。我们党在前两年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卷的时候就做了充分的解释,我在这里不多说了。我在这里敢于谈这个问题,也是秉承习总书记的方法论,就是要总结历史经验,在这里对我们党的错误我们是要承认的,是要说透的,但成绩也要说够的,这是这十年出现的一段问题。

    2016-07-06 15:45:58

  • 姚燕: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偏差并不是说在60年前有,现在就没有了,现在也有。所以习总书记才会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大会上专门就马克思主义做了他自己的解释,他在讲话中也不避讳,他就讲,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认识到了的,也是学了的,真学真信真懂,但也有少部分人是什么情况呢,表面上信,心里不信,甚至带着一丝嘲笑。习总书记说,我们一定要加深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得不好不深,或者学习偏了,你就会理解偏了,工作上就会有失误,这就是您刚才讲到的“左”和“右”。

    2016-07-06 15:46:24

  • 姚燕:

    忘记第二个“初心”,在历史上也是有的。第二个“初心”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你为什么出发?你要朝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出发,这是你出发一开始就定的道路和方向。可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失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立马就开始一个非常大的拨乱反正时期,也就是对文化大革命及之前的“反右”的一些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其中一种声音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拨乱反正,共产党要面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自我批评,因为是共产党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是你错得多吗?有人就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出了质疑。有一些人从这种曲折当中就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或共产主义道路是不是出错了,是不是不应该走这样的一些道路。所以在当时的拨乱反正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些杂音甚至不同的声音,甚至包括共产党员自己,我们自己的队伍内部都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声音。所以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做出了一个重要的讲话,提出了我们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是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强烈地讲,有些人就是要借社会改革之名行资本主义之实,就是借着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把资本主义那一套弄过来,这个就是明显偏离了我们出发的初心,这就会导致中国这艘大船的航向出现失误。现在我们经过几代领导提出的不走老路不走邪路,也是对那个时候的回应。这一点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了,我不多提了。

    2016-07-06 15:46:44

  • 姚燕:

    还有一个“不忘初心”讲的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共产党员在偏离了它的初心甚至走到了它的初心的对立面的时候,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这在1956年,60年前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次面对了一种社会群体性事件,当时没有这样的词,社会群体性事件是现在的词,当时是农民要退社、工人罢工、复员军人闹事、学生不上学。当时失业人口多达160多万,那个时候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不到10年时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1956年到1957年这一段。所以,领导同志纷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就做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刘少奇同志专门提出:这个恐怕还是一些共产党员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就是涉及到经济关系的一些利益放在脑子里。邓小平同志说得比较通俗:对人民的正当利益不管不顾,所以产生了这样一种群体性事件。当时咱们党的领导人上下一心,通过改革工资等用我们今天的话就是一些改善民生的举措,就把这个事件给平息了。当时,有一些共产党员从马背上下来以后进城了,生活好了,官僚主义气息就来了,脱离群众的特点也就暴露出来了,先进性就找不着了,所以导致人民群众和共产党员的关系比较紧张,紧张了以后,出现了这样一些事件。然后时光走过一甲子,60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这些年的反腐力度很大,也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6-07-06 15:46:57

  • 姚燕:

    我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截止到上个月,在副部级领导岗位上下马的官员达到160个,这可以说从十八大以来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中国共产党之前的执政年限。就是说,在十八大以前,新中国成立后到十八大以前落马的官员数字总和还达不到十八大以来落马官员的数字,这说明什么问题?可以说明两点:

    一是说明党中央为了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这个初心,是不遗余力的,对自己是下狠手的,不容忍的,就是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说的零容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藏身之地,这个表述是非常强硬的,这是反映出党中央的决心。

    同时,客观地说,也反映出我们党现在腐败的形势是严峻的,人数还是众多的。这个就像习总书记说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到今天产生了很多既得利益的藩篱,有些共产党员,就像刚才您说到的,按照这个既得利益的思路,或者是钻国家法律的漏洞,或者是钻改革不完善的这种漏洞,就像您说的走偏了,走到这种腐败的路上,也把这个初心给忘记了。所以,习总书记现在专门谈到腐败问题,一而再、再而三,从前些年的群众路线、“反四风”,到中央“八项规定”和“两学一做”,这些都是为了让共产党员永远保持有一颗初心,永远保持它该有的先进性。

    2016-07-06 15:47:08

  • 中国网:

    在“不忘初心”的后面习总书记提出了“继续前进”,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对全体党员的一个要求呢?

    2016-07-06 15:47:27

  • 姚燕:

    这个您说得也挺好。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不忘初心”不是抱着初心就站在那儿不动,还是需要继续前进,这是两个意思。刚才您说的这是不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肯定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我理解“不忘初心”和“继续前进”都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

    “不忘初心”是指心,讲的是心,讲的就是这种心里怀揣什么情怀,记住什么思想。一是不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这是最高的理论初心;二是奋斗目标,不忘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你要朝着这个去,你心里怀着的是这个想法,脑子里的问题;三是不忘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不忘你的价值目标,你奔哪儿去,为了谁,就是为了人民,这是指不忘,不忘是指脑子里的问题。

    “继续前进”是指脚。你怀着一颗这样的心,你的脚要迈开大步,要走起来,要继续前进。“不忘初心”要实践到这个社会实际中去,要把你的初心通过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地奋斗,把我们的初心渐渐地、慢慢地、克服困难地实践出来,实践出来就是走底下的路。如果说“不忘初心”是以前的路和为什么出发,那么“继续前进”就是走现在的路,以后还要走将来的路。所以,“继续前进”它是一个面向未来提出了一个实践要求。如果说“不忘初心”是思想领域的要求,“继续前进”就是实践要求,你就怀揣这样的想法不要忘记,永远铭记在胸,背着这个想法一步步坚定地走下去,而且要坚信我们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的脚步一定是稳健的,一定是越走越轻松的。

    2016-07-06 15:47:38

  • 中国网:

    “初心”是思想,“前进”是行动。这次习总书记提出了八条解释,解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八个字,您如何理解这这八个方面的关系呢?

    2016-07-06 15:47:51

  • 姚燕:

    这个我印象也很深刻。我们党的报告和讲话,一般都是政治、经济、文化这样来分类。这次没有,这次是从八个方面,从指导思想到奋斗目标到根本宗旨一直下来,包括面对的风险,包括我们要坚持的全面深化改革等等。这八个方面表面上看各有侧重,但实际看是一个整体,是不同层面的整体,八个方面是相互照应的。我对这八个方面也进行了解读,是我最基本的想法。

    2016-07-06 15:58:18

  • 姚燕:

    第一个方面,坚持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一个“不忘初心”,坚持创造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结合起来,推进理论的创新、实践的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这是你为什么出发。这八个关系用前面习总书记那句话就讲得很清楚——不管我们走什么路,都不要忘记过去的路,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所以,它和第二个秉承理想信念,秉承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党诞生的时候就确定的奋斗目标。

    第一点和第二点回答的是我们走过了什么样的路,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的路依然是过去的路的延续,并且是拓展。所以,前面这两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后面的这些的思想基础。它是我们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前进的历史前提和我们前方的愿景——就是往哪儿走,你有一个愿景,这个愿景就是你的目标,告诉你愿景就在那儿,所以这八个方面是体现了前提的这样一个作用。

    2016-07-06 15:58:52

  • 姚燕:

    第三和第四个叫做发扬中国特色。“不忘初心”和“继续前进”要有几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是讲中国特色,推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一切问题都靠中国的发展。发展靠什么,怎么推动,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践行我们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个讲的是现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正在走的路。这是八个方面的实践基础和实践要求,也就是现实给你提出来的要求,你必须要这么做。这是一种道路选择,只有做好了这个,上才能回归前方的愿景,下才能回归根本目的和我们践行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力量从哪里来,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系。

    第五个是推进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是中国30年来矢志不渝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这条途径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唯一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推进到1978年文革结束时,往哪个方向去,当时进行了非常多的讨论。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比较,反复论证,最后选择了改革开放这样一条路,并且矢志不渝。30多年将近40年了,30多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的一个道路选择,说白了就是关键的抉择,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所以,第五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是上面四个坚持和下面三个坚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强调的是我们必须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是我们的道路依托,也叫做路径依赖,中国共产党要完成两个一百年”的这样一个路径依赖。

    2016-07-06 15:59:05

  • 姚燕:

    第六个,后面是以人民为中心,叫“不忘初心”,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党的力量在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个解决的是这八个方面的依靠力量和价值所向。习总书记说的,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来作为衡量目标。人民的满意,人民的获得感是我们改革成败的标准。我们跟谁一起进行改革?我们跟谁一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征程,是和人民在一起。这就是解决了这八个方面的依靠力量和价值所在。

    第七个,坚持和平发展,这是对外交的总体判断,这个判断是我们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建设一个必要的外在条件,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外交形势有严峻,有挑战,同时也有希望。谋求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有这样的可能性,毕竟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到这个位置了,有这种能力,同时也需要这样的环境。它以自身影响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也对我国进行一个约束,所以这是这八个方面的一种外在条件保障、环境保障。我们要进行其它七个“继续前进”都离不开这样一个“继续前进”,就是外在环境的和平与发展。

    最后一个方面讲的是从严治党,这一点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全面从严治党这些年提得也比较多。这个地方讲,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道路理论制度等等的创新、等等的前进,领导力量是谁?都是中国共产党。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说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必须坚持,根本不能动摇,共产党要成为一个领导者,它必须要从严治党,为了保证它的先进性。所以,这个方面它实际上是回答了前面这七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领导力量问题。这八个方面是各有侧重的。

    2016-07-06 15:59:19

  • 中国网:

    在第三条中,习总书记提到了四个自信,其中包括了文化自信。我们注意到在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并且把文化自信和前三个自信并列,共同纳入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您如何看待这样一个并列和纳入这样一个思想建设呢?

    2016-07-06 15:59:22

  • 姚燕:

    文化自信是去年主席就提出过的,这个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同学科都对文化作出了不同定义。从哲学角度来说,文化最核心的内核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个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文化最初的概念。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周边民族、周边国家,甚至是当时所处的整个全球会产生一个叫做文化浸润和文化统领的作用。

    其实说到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它可以说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活化石”。中华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它形成的辉煌时刻是我们的封建社会,比如说汉唐等等。这个文化对周边特别对东南亚,不管以宗教形式、经济形式,还是思想文化、服饰等形式都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经在人类文明当中起到了旗手作用。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中华文化是迄今为止是从来没有彻底断裂过的文化,这是华夏子孙引以为豪的事情。

    2016-07-06 15:59:38

  • 姚燕: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有逐渐式微的这样一些危险。再往后,马克思主义来了,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就像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曾经说的那样,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自由了。从那时候起,近代历史上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就应该完结。他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正在复兴或已经复兴传统的中国文化。毛主席讲的意思就是说,在5000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式微的时候,马克思一诞生,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实现了刚才说的三个伟大贡献以后,中华文化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除了5000年的中国古代文化之外,中国文化还要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包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概念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因为在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在国外去留学的年轻人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崇洋媚外很有市场。当然西方的一些文明的东西我们该不该学呢?那是应该要学的,但西方有一些东西,我们应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现在中国的硬实力上去了,但中国的软实力,用习总书记的话说说话还是没有分量,文化软实力相对来说是一块短板。这既看到了我们今天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同时也看到了我们文化上的一个短板。因此,习总书记在这里提出文化自信是更为深沉的自信,我觉得他有一种美好的愿景,就是要恢复华夏古文明那样一种文化形态,那样一种对周边、对世界其他国家、对整个人类所拥有的一种先进文化的姿态,并且用这种先进文化的姿态去感染、去融合、去包容其他文化形态。我们现在可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这是第一方面的理解。

    2016-07-06 15:59:56

  • 姚燕:

    第二个方面,文化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这样一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来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这样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三个自信必然在实践中要产生新的中华文化的形态,也就是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态。这种形态应该让我们有这种自信,使它能够成为当下在全世界文化当中的一支先进文化。所以,他就把文化自信和前面三个自信抬在一起,并且强调是更为深沉的文化自信。

    2016-07-06 16:00:04

  • 中国网:

    在第五条中提到了深化改革,并且刚才您提到了一个词是“人民的获得感”。这次总书记把“深化改革”和“创新国家治理”,以及“人民的获得感”这几个词语联系起来,这在以前也是不常见的。请问您如何理解“治理能力”和“人民的获得感”对于执政党的意义呢?

    2016-07-06 16:00:20

  • 姚燕:

    人民的获得感在去年2月27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10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就说了,他说要释放改革的含金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其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是一个非常通俗也接地气的说法,用我们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人民的关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来讲就是民生问题。

    让人民获得更多的获得感,从很多的调查中看,这些获得感包括哪些呢?就是说老百姓吃饱饭之外想要的那些东西,大部分就可以归结为获得感。比如我们的医疗、反腐倡廉、收入分配,涉及到民生的,涉及到能够把社会形成一个梭状的结构,纺锤形,我们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是要形成更多的中间阶级,而不是把两头拉得更大,形成沙漏形的社会结构。这是中央很好的提法和一个初衷。

    2016-07-06 16:01:48

  • 姚燕:

    刚才您说到的我们的社会治理包括党的社会治理能力,靠什么来体现呢?经济逐步发展上去了,可是贫富差距如果越来越大,那么大部分老百姓的获得感应该是低的。所以,我们既然以人民作为我们的根本宗旨的话,那么我们的治理能力的高低就应该是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与否作为标准。改革成功与否,不是看少数人,而是要看大部分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怎么样,他们的医疗保障怎么样,他们的孩子的教育怎么样,他们是不是还对社会的不公平感有深切的感受,对教育的入门有深切的感受。像现在有些人提出,叫做“寒门难以出贵子”,以前包括像我们这一代人通过努力可以走出“寒门”,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说寒门子弟越来越少。这样一种情况下,你让老百姓怎样体现获得感,他不仅仅是能吃饱,他还希望能够在这个社会分层中,通过自身的努力,不管是诚实劳动也好,不管是刻苦学习也好,它能够有一个向上走的通道,而向上走的通道就是老百姓切身的获得感,他有这种希望所以他才会对你这个改革认同。为什么?他从改革的身上,原来通过改革他吃饱穿暖了,现在他还希望通过改革能够走到上层通向的通道,能够让中产阶级出现出来,这样我们整个社会才能稳定。

    2016-07-06 16:02:06

  • 姚燕:

    刚才我也说了,第一个印象就是大写的“人民”。习总书记也经常提到为了人民,经常饱含感情地说涉及到人民的事,所以习总书记的拳拳赤子之心非常明显。总书记的愿景非常好,但我们现实的挑战依然存在。所以习总书记才说我们要壮士断腕,我们要在改革中冲破既得利益者的藩篱。既得利益者的藩篱在哪里?我给你一个数据,这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基尼系数的统计,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稳定与否的一个系数,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这个社会越不稳定,贫富差距越大。按基尼的说法,超过0.4这个社会就即将动荡,而去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是0.469。0.469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已经高于它认为社会动荡的0.4。中国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基尼系数还是比较高的。当然,我们也看见,从2009年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到今天一直在下降,6年来一直下降,但即便下降还是处在高位。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的获得感和这样高的基尼系数就给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所以习主席在纪念讲话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大写的“人民”、人民的获得感。这是我们党执政能力高低和我们党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因素。

    2016-07-06 16:02:18

  • 中国网:

    愿景是很好的,但道路上也有很多的挑战。最后我们聊一聊文风,总书记在讲话中出现了一些非常新鲜通俗的说法,比如刚才您提到的“开除球籍”这样一些词语。您如何看待总书记的文风,您认为这对党的作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呢?

    2016-07-06 16:02:29

  • 姚燕:

    习总书记的文风非常鲜明,不管是老同志还是网络上的这些年轻朋友们,都认为习总书记的文风很实在、很风趣,我们听完了就能记得。“开除球籍”是对60年前一个担心的回答,即1956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备会上做了一个发言,叫《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他在讲话中的大意就是讲你,这个你是指我们的国家,说你有这么大一块地方,你有这么多人,你资源又那么丰富,听说你又搞了社会主义,那就应该有优越性吧。如果五六十年后你还超不过美国,那你像个什么样呢?那你就从地球上“开除球籍”吧。这是主席当时提出的这个问题。他就说中国地大物博,听说您又搞了社会主义,你应该有这样的优越性,那么在五六十年后就应该超过美国。今天正好是60年以后,所以,这既体现了主席的幽默文风,也体现了主席对历史的一个关怀和回答。习主席讲到,我们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现在就“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有这么一个渊源在里面。

    2016-07-06 16:02:41

  • 姚燕:

    说到习主席的文风,我觉得学习主席的文风确实对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是有一定的帮助的。远得不说,深了不说,就从语言风格上来说,好的文风,习总书记推崇的是“短、新、实”三个字,,就是讲短话,讲新话,讲实话。习总书记在他从政过程中,包括他在2004年,在浙江、在福建,在以前,他都和他的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讲过,他说你们写文章不要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懒婆娘的包脚布又臭又长”,要求短,能说短的就不说长的,能说新的就不说老话,一定要说实话,不说空话、假话。这是他的文风的特点。

    这样的文风说明什么?表面上是文字,背后全是工作作风。比如说,说新话,你的新话从哪里来?为什么新?如果你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挖着脑子想,还是从文件搬到文件,新话就产生不了。新话从哪诞生呢?谁都知道,语言的产生和诞生来自于人民群众,你说了新话,就反映出你背后做了社会调查,做了接近老百姓(的事),你去掌握了一手资料。这是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地方官要带领这一方的群众往前走,这是最基本的了。所以,习总书记那时在福建,到下党乡调研,当时山路泥泞,他从早上7点走到中午12点才到。当地的老百姓拉着他就说,你是到我们这里来的最大的官。他当时是在宁德做地委书记,他在做地委书记的时候就讲,所有的乡他都要走过。你深入群众,你的文风自然就是新的。

    2016-07-06 16:03:11

  • 姚燕:

    第二说实,要讲实话,不讲虚话,不讲假话,你首先要判断哪些是假话,哪些是虚话。如果你没有深刻地调查研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专业的调查研究和学术研究,那你就讲不出实话来;你如果没有进行实事求是的思想和这样一种方法论,你就不会做到刨根问底,你就讲不出实话,你讲的实话要么就是虚的,要么就是表面上像实话,但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有说,等于废话。习总书记的实话都是实打实的,都是管用的话,所以就看出,如果跟着这样的文风的背后,就可见你一定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基本的工作作风。

    第三个方面,习总书记讲话特别接地气,文风也很幽默,风趣,而且非常口语化。他就讲过,有些人,实际上指的是有些国家,他说有些人块头很大,但实际上是虚胖。这种话老百姓一听就能明白,就是这种朴实的风格。还有他的文风是非常明显的引经据典,在“七一“讲话里有,在原来的讲话中也有。你能引经据典,就说明你不忘学习,阅读量是很大的。包括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中,他讲他读的那些书,那些书,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有些我们自己作为研究人员都没有读过,习总书记都读过。这和他在清华大学读博士专业有关系,他当时读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等,柏拉图的书他都读过,还有对中国古代文化也很有了解,所以他才能出口成章,让你看见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烂熟于胸,对一些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如果你能像习总书记那样,说明你背后也进行了学习。所以我们提出了学习型政党,也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向习总书记学他的文风,肯定对工作作风有一定的帮助。

    2016-07-06 16:03:24

  • 中国网:

    感谢您详细解答,也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的演播室。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会。谢谢!

    (责编/文字:韩琳;主持:黄婉晴;摄像:王一辰/王宇迪;导播/后期:周珊珊;摄影:赵娜)

    2016-07-06 16:03:36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7/7/2016771467882890739_364_3.mp4

图片大图:

  •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姚燕做客《中国访谈》演播室。

    中国网 赵娜

  • 作为党史研究工作者,姚燕女士从历史的角度对习总书记”七一“讲话进行了解读。

    中国网 赵娜

  •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姚燕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进行解读。

    中国网 赵娜

  • 姚燕表示,习近平“七一”讲话气势磅礴,语言丰富,引人入胜。

    中国网 赵娜

  •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姚燕多角度解读了习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网 赵娜

  • 姚燕认为,“不忘初心”和“继续前进”都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

    中国网 赵娜

  •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姚燕表示,对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印象最深之处是讲话中体现的大写的“人民”。

    中国网 赵娜

  • 姚燕表示,文字的背后是工作作风问题,学习习总书记的文风对我们改进工作作风大有帮助。

    中国网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