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国: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

    时间:2010年11月9日14:00
    嘉宾: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 程振国
    简介:中国历代的绘画内容和诗词内容都是画家的审美及情绪的一种表达,也表现了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而产生的人生观。那么在当今社会,画家通过怎样的题材、用什么样的笔墨语言来述说内心世界和担负的职责呢?请听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程振国老师谈谈他对画家的责任感有怎样的认识。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程振国:用画家的眼睛看世界

活动描述

  •     时间:2010年11月9日14:00     嘉宾: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 程振国     简介:中国历代的绘画内容和诗词内容都是画家的审美及情绪的一种表达,也表现了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而产生的人生观。那么在当今社会,画家通过怎样的题材、用什么样的笔墨语言来述说内心世界和担负的职责呢?请听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程振国老师谈谈他对画家的责任感有怎样的认识。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我是主持人薇娜。中国历代的绘画内容和诗词内容大都反映了画家的一种审美和情趣的表达,同时也反映不同历史背景之下画家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当今社会画家通过怎样的题材,用什么样的笔墨语言叙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责任的担当呢?今天我有请到了中国美协理事,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程振国老师来谈谈他对画家责任感的认识。程老师您好!

    2010-11-04 14:56:48

  • 程振国:

    你好!

    2010-11-04 14:57:31

  • 中国网:

    我在很多报道中知道您有很多巨幅作品,比如说1997年参与了江泽民同志题词的《锦绣中华》,这是12米×4米的巨幅山水画,2009年也为中国驻美国使馆创作了一幅4.5米×1米的《峡江一路云》,名字非常好听。我想请问您的巨幅山水的创作是不是比平常画家篇幅小一点的创作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呢?

    2010-11-04 14:57:44

  • 程振国:

    是的。因为在历史上创造大幅画的不是很多,当今我们的建筑,尤其是现代建筑比较高大,按需要布置一些篇幅比较大的。

    过去古人一是中长,二是小品,像手卷、扇面属于把玩之物,篇幅很小,手卷都是很窄,很长,一般都放在案头上,打开来欣赏它。今天我们这种大的篇幅就需要非常大的,比如人民大会堂,我们在电视里报道里看到有很多大篇幅的作品。

    2010-11-04 14:58:04

  • 中国网:

    巨幅的创作在西方见的早一些,像西方教堂绘画的形式。

    2010-11-04 14:58:59

  • 程振国:

    对,他们以宗教形式比较多。

    2010-11-04 14:59:10

  • 中国网:

    我想您作为美术界公认的,有驾驭巨制能力的少数画家之一,我想请您总结一下您的创作感悟是什么呢?

    2010-11-04 14:59:18

  • 程振国:

    大画需要把握大关系,你不能把整幅画画的没有主题,画得很碎,缺乏一种整体的效果,今天我们定名为“公共艺术”,它属于公共场合大家欣赏的。首先,我们要从内容上把握大家读得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其实画家和作家一样,作家是写出小说来要使读者读得懂。

    2010-11-04 14:59:27

  • 中国网:

    如果读者读不懂的话就失去它的价值了。

    2010-11-04 14:59:59

  • 程振国:

    是的,绘画也是一样,画家是搞创作,创作出的东西就如同讲故事,写小说一样。第二点是从形式的角度,一般画大的境界的,因为大画适合于表达大的境界,比如像北方画家是长城的题材,南方像长江三峡的题材,像名山,如黄山、漓江,素材非常磅礴,而且大家了解,一提长城没有中国人不知道的,一提桂林人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这样大家比较熟悉的。

    2010-11-04 15:00:09

  • 中国网:

    这样会容易产生共鸣和认同。

    2010-11-08 16:18:36

  • 程振国:

    是的。再有就是表达画家的一种心境。这种心境就是看画家你对大自然的理解,你从什么角度来观察它。

    2010-11-08 16:18:56

  • 中国网:

    可能每个人在面对长城有自己的想法,你怎么样把自己最独特的东西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2010-11-08 16:19:36

  • 程振国:

    是的。有人问你画长城哪一段,我说哪一段都不是。像北方长城,我们今天画的长城基本都是明代修的那种长城,秦朝都是土长城。我去过很多地方,明代修的地方我几乎都去写生过。我把各个地区,就是在我眼里认为最美的,最适合于绘画,用绘画语言艺术表达的,把这些东西集中在画面上。无所谓是居庸关还是八达岭,我是以这种角度来表达长城的。

    三峡也是如此,我们去过多次三峡,到实地写生,而且也拍了很多照片,甚至我们都在那儿住很长时间。

    2010-11-08 16:19:42

  • 中国网:

    就是去认真地走近它,体会它,然后把它创作出来,它的灵魂就更鲜活,也让大家更能看到很深的情绪,审美,一种感情的表达。

    我知道您师从很多名师学习山水画的创作。我也想问问您,您几十年的绘画学习创作到发扬,您是怎样从以前的东西传承传统的,又形成现在很独特的风格?

    2010-11-08 16:20:09

  • 程振国:

    中国绘画的学习,近几十年主要是两种形式,一种是院校,一种是拜师学艺,我走的是拜师学艺这条路,因为我的老师是梁树年、白雪石、郭北峦先生,50、60年代北京很多名家我都接触过。老师那一代人非常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承,而且传承了中国很多诗词、古文、史论,他们涉猎的面非常广,这样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我们从小不单单是光学习传统绘画,在学习传统绘画的同时对中国的书法、金石、篆刻、诗词等等这一切都共同来学习。

    2010-11-08 16:20:46

  • 中国网:

    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概念。

    2010-11-08 16:21:11

  • 程振国:

    是的。到今天我们才深深地认识到,中国绘画不是我单纯地学习绘画就能成为一个画家,它可以说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必须要吸纳很多综合艺术,来承载着绘画的发展,所以说现在我们依然在闲暇的时写写字,读读诗,这是我感觉到几十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一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2010-11-08 16:21:29

  • 中国网:

    和老师在一起学习的时候,会吸收很多老师在思想上的精华。但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学习老师,都有一种期望或奋斗目标,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就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2010-11-08 16:21:46

  • 程振国:

    是。当时梁先生已经去世,梁先生去世的时候已经90高龄。他们那个年代,绘画在50年代还是受清朝绘画的影响,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提倡绘画要创新。在这口号影响下,中国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画家,南方的傅抱石先生,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了。北京当时像李可染先生、白雪石先生、梁树年先生,他们都是走到大自然写生,重新认识大自然。因为清朝的绘画是延续古人。对大自然不是非常得重视,从60年代初提倡中国绘画要创新,人们就走向了大自然。当时在南京的江苏画苑,钱松岩、宋文治、亚明、魏紫熙这四位画家在当时南京是比较有名的,在新安江、工地现场去写生,画了很多素材,回来创作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作品。

    2010-11-08 16:21:57

  • 中国网:

    所以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中国绘画从受清朝历史的影响,开始有一些转变了。您那时候是否受到了影响?

    2010-11-08 16:22:22

  • 程振国:

    那时候我们还小,但是我们已经默默地感受到了绘画要继承传统,不能认为传统里都是有效的,而是怎么把传统里优秀的东西挖掘出来,而且通过写生,通过走向大自然,把最优秀的东西,我们眼里所看到大自然的物象变成绘画的图形。当时我们潜移默化受到了影响,因为当时是有意识这么来做,不是无意识的。

    2010-11-08 16:22:44

  • 中国网:

    我想绘画想法的改变不是通过一个画家的想法或者努力来实现的,而是一个时代的群体有这个意识,有这样的觉醒来做这样的事情。

    2010-11-08 16:23:06

  • 程振国:

    是的,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紧接着是文革,文革当中,画家也基本上都搁笔了,很多老画家都到干校、农村去。文革之后,又有一个“八五新潮”,当时因为中国禁锢了十年,绘画到底怎么走大家非常茫然。那时候有一些年轻人刚刚看到了一些国外的东西,就误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先进的。又过了若干年,人们慢慢又清醒了,大家冷静思考之后,发现其实外国人认为优秀的东西未必适合于中国人艺术的发展。

    2010-11-08 16:23:45

  • 中国网:

    这是有一些文化和审美的影响在里面。

    2010-11-08 16:24:03

  • 程振国:

    是的,因为文化不同,社会取向、价值观都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在90年代中国绘画可以说又走上了正轨。无论从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的传统里头有非常优秀的元素,就看你对这个优秀的元素怎么理解,怎么认识,怎么运用。自然规律的发展,应该是延续发展,就是传统应该延续发展,再创造新的传统。其实我们今天认为很现代的东西,就拿服装举例,可能我们穿的很现代,再过二十年就跟我们今天看清朝马褂的感觉是一样的。

    2010-11-08 16:24:12

  • 程振国:

    所以总的来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审美理念,我们作为画家来说,我们的眼睛不是光盯在我们自己的画面上,要看中国现在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我们要看它整个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对外开放的发展,这样使我们的眼界开阔,心境开阔,这对绘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2010-11-08 16:26:18

  • 中国网:

    这是保证绘画积极发展,形成自己特色很重要的元素。您刚才也提到,我们是画画的,但画家不能只会绘画,只知道绘画。除了其它艺术门类,我们也要触类旁通,也要有所了解。您说过中国的画家必须对中国的金石篆刻有所了解,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对这方面一定要有涉猎,要有认识,您怎么看待其它艺术门类和绘画的相通相融。

    2010-11-08 16:29:40

  • 程振国:

    “书画相融”是中国古人总结的经验,因为中国的造型艺术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实际象形文字也是绘画。当时有它的实用价值,因为这些文字和图形中有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

    2010-11-08 16:35:09

  • 中国网:

    既通过图象传达了意思,又有文字内容的东西存在。

    2010-11-08 16:38:34

  • 程振国:

    今天中国的汉字其实非常规范,我们从楷书来说,楷书比较规范,我们从唐朝欧阳询写的九重宫可以看出来,中国的汉字里头规范很多,点划、用笔。为什么汉字讲究一种美呢?今天中国汉字已经成为一种书法艺术。文字提升成艺术,就证明它里面的知识面要非常广,里面一定有非常深了内涵,否则谈不上是艺术。它的内涵是非常深厚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绘画的同时必须要对书法重视,因为中国绘画里很多用笔、用墨是从中国书法的用笔里头引申过来的。

    再有就是像诗词,我们是画山水画的,对大自然比较注重一些,非常喜欢历史上山水田园诗,中国的诗不管是七绝、七律还是散体诗,它用文字是非常简洁的。七绝就那二十几个字。

    2010-11-08 16:39:09

  • 中国网:

    您这么一说,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我们通常读一首特别好的、描写景色的诗里,脑子里自然会浮现一幅画,所以诗词文学和绘画真的是相辅相成,相融相通的。

    2010-11-08 16:40:06

  • 程振国:

    是的,比如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里头中有两句:秋水与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就这么几个字,它营造出一个非常大的境界。所以文字对中国的绘画影响非常大。山水田园诗营造出一种超过人们想象很高的境界,绘画同样也是营造这样一个境界,只是两种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2010-11-08 16:41:04

  • 程振国:

    而且它里头也富有哲理性。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这么两句话,“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实都是非常富有哲理的,而且表达了大自然的一种自然规律。

    2010-11-08 16:41:33

  • 中国网:

    就像绘画一样,可能这个诗只有14个字,画只有这么大。但看到了,看懂了,看明白了,你就能看到这些之外的东西。

    2010-11-08 16:41:51

  • 程振国:

    是的。因为中国文化还讲究一种心境,讲究内在,讲究内涵,虽然绘画是这么有限的一张纸,诗也是这样,有限的这么几个字,但它能营造一个非常宽广的境界。

    2010-11-08 16:42:01

  • 中国网:

    它对我们审美的灵性和悟性要求很高。我知道您除了绘画工作之外,平时也做了很多公益和慈善的事情,我们在很多捐赠仪式上看到了您的作品。您参与这些活动或事情,您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2010-11-08 16:42:22

  • 程振国:

    我们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首先要对我们的民族、国家有责任感,不管从你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就是延续发展,教育我们的年轻一代角度,还是你从事的事业怎么为社会服务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对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是应该的,是作为每一个中国公民来说不可推卸的一种责任。

    2010-11-08 16:42:38

  • 中国网:

    必须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2010-11-08 16:42:52

  • 程振国:

    是的。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在电视里我看到一个老人,他家里很穷,而且他是靠卖冰棍挣钱,他捐出了100元,而100元没法用份量来计算。它不是一个数目的问题。

    2010-11-08 16:43:06

  • 中国网:

    这100元里的情和意太浓太重了。

    2010-11-08 16:43:40

  • 程振国:

    是的。尤其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从经济到整个大的环境,都在蓬勃发展。作为我们公民来说,可以说是一种非常自豪的感觉。

    2010-11-08 16:43:47

  • 中国网:

    我们很幸运。

    2010-11-08 16:43:54

  • 中国网:

    非常幸运。历史上比较昌盛的大唐,我这么想象,大唐也未必能比得上我们今天。在这种好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珍惜。

    2010-11-08 16:44:12

  • 中国网:

    也想着为它做一些什么事情。

    2010-11-08 16:44:33

  • 程振国:

    这就是我从内心想做这件事情。

    2010-11-08 16:44:46

  • 中国网:

    您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很多像您说的非常朴素,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小的故事,真的感动我们太多太多了。我觉得真是因为有这些小小的感动,小小的激励,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爱,再用这份爱去为别人做些什么,我觉得这是良性循环。只有大家都付出努力,都去做些什么,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好。您之前提到画家与当今社会有一种共融,对社会应该有一些担当。

    2010-11-08 16:45:22

  • 程振国:

    这个共融包括我们对当今时代发展应该有所了解。历史上很多隐居,所谓入世、出世,这是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定人生观。今天我们可以说是入世,我们就要做入世的一种责任。因为我们的职业就是绘画,通过这个绘画,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大自然中最美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奉献给社会,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而且通过这个让人们了解中国艺术它的高深,它的价值观,对整体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2010-11-08 16:45:42

  • 中国网:

    可能这些说到最基本,最基础的是每一个身处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人都应该与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无论我们做的是什么责任,这一份担当和责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这样我们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2010-11-08 16:46:06

  • 程振国:

    是这样的。

    2010-11-08 16:46:18

  • 中国网:

    在我们节目结束的时候我想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虽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每个人都应该对社会有所担当。希望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回报这个社会,回报这个大家庭。非常感谢程老师作客我们的节目!谢谢您,朋友们再见!

    2010-11-08 16:46:28

  • 程振国:

    再见!

    2010-11-08 16:46:51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whmr/2010-11-01-chengzhenguo.wmv

图片大图:

  • 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 程振国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中国网 杨楠

  • 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吸纳很多综合艺术,来承载着绘画的发展。

    中国网 杨楠

  • 其实画家和作家一样,做出的东西要使读者读得懂。

    中国网 杨楠

  • 访谈现场与主持人交流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访谈录制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 程振国在中国网演播室

    中国网 杨楠

  • 眼界开阔,心境开阔,这对绘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传统里有非常优秀的元素,就看怎么理解,怎么认识,怎么运用。

    中国网 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