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菲莫夫:中国应更多关注环境保护

    时间:2012年9月17日14:00
    嘉宾:俄罗斯新闻社驻北京分社的社长叶菲莫夫
    简介: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着些许的变化。俄罗斯新闻社驻北京分社的社长叶菲莫夫先生做客中国访谈,他自从2004年以首席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到如今已有8年之久,今天让我们跟随叶菲莫夫先生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叶菲莫夫:中国应更多关注环境保护

活动描述

  • 时间:2012年9月17日14:00 嘉宾:俄罗斯新闻社驻北京分社的社长叶菲莫夫简介: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着些许的变化。俄罗斯新闻社驻北京分社的社长叶菲莫夫先生做客中国访谈,他自从2004年以首席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到如今已有8年之久,今天让我们跟随叶菲莫夫先生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

    在前不久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致词时曾经表示,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其实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年中,我想每个居住在中国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或多或少的一些变化。在今天我们就特别为您邀请到了俄罗斯新闻社驻北京分社的社长叶菲莫夫先生,他在2004年开始就以首席记者的身份常驻中国,到现在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今天让我们跟随叶菲莫夫先生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来看一下外国媒体眼中的中国十年。

    叶菲莫夫先生您好,首先欢迎您做客中国访谈。

    2012-09-17 10:49:51

  • 叶菲莫夫:

    您好!

    2012-09-17 10:59:20

  • 中国网:

    我刚才开场白当中提到了,您是在2004年的时候就以首席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了,我们现在把时钟往前调一调,调到8年之前您刚来到中国那会儿,您那时候来到中国,不知道有没有因为文化冲击或者文化差异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呢?

    2012-09-17 11:01:37

  • 叶菲莫夫:

    我记得我确实是2004年到中国来的,作为一个记者。但是怎么说呢,没有受到什么文化冲击。因为我学过中国的很多知识,我在大学里面就学中文,不仅是中文,还有中国经济。1991年我在北大留学过。如果你要问我2012年和1991年有什么区别,那肯定是区别很大;跟2004年的区别肯定有,但是没有二十多年的区别大。

    2012-09-17 11:01:44

  • 中国网:

    您当时来的时候像租房子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2012-09-17 11:01:55

  • 叶菲莫夫:

    没有什么大的困难,最大的区别是租金,对比一下2004年和2012年的租金,区别很大,现在肯定更高。

    2012-09-17 11:02:09

  • 中国网:

    8年的时间您都在做和中国相关的新闻报道,您肯定是采访了很多中国的人物,不知道哪些人留给您的印象比较深刻?

    2012-09-17 11:02:19

  • 叶菲莫夫:

    确实我采访了不少人士,包括最高层的领导我都采访过,还有一些地区领导也采访过。谁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和每个人谈的事都不一样,如果采访胡主席的话,肯定我们要谈大事,俄中关系、政治合作、经济合作等等;如果要在黑龙江省采访一些人士,我们会谈一些俄罗斯和中国边境地区人文交流等等。题目都不一样。

    2012-09-17 11:02:28

  • 中国网:

    在今年两会的时候,我们注意到14号那天俄罗斯一些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刊发了中国两会闭幕的消息,这是不是说明俄罗斯媒体是非常关注中国的,不知道他们主要都关注中国哪些方面呢?

    2012-09-17 11:02:37

  • 叶菲莫夫:

    确实,两会是一件大事。所有俄罗斯媒体,不仅是常驻中国的记者,而且我认识一些媒体也专门有派记者报道中国的两会。我们都比较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因为现在确实是和过去比有很大的区别。现在中国经济的变动和发展局势会影响整个世界,包括俄罗斯在内。所以,这样的报道肯定要做,肯定会受到观众的关注。

    2012-09-17 11:02:46

  • 中国网:

    那我们以俄新社为例,谈谈最近几年报道中国稿件数量上的变化?

    2012-09-17 11:02:57

  • 叶菲莫夫:

    其实没有发生很大的、明显的变化,一如既往。我们会报道俄中关系各个领域的新闻,包括俄高层领导互访,包括经济投资方面的一些论坛,一些企业负责人来华进行谈判等等。

    可能有一个区别,现在我们更多报道文化方面的新闻,因为我的感觉是,现在文化活动比过去多得多。

    2012-09-17 11:03:07

  • 中国网:

    除了您刚才提到一如既往的报道俄中关系和经济上的一些往来,现在又新添了一些文化上的报道,那么有没有关注中国的民生或者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2012-09-17 11:03:23

  • 叶菲莫夫:

    当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中国是怎么处理环境污染和环保的问题。我记得2005年在中国东北吉林,发生过一件很大的污染,就是松花江的污染。松花江是一条河,污染要进入黑龙江就会影响到俄罗斯,所以俄罗斯领导非常关注这件事,很关注中国是怎么处理松花江污染事件的。那时候我和我的同事专门去到吉林,做了现场报道,报道中方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个事件,我记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除了哈尔滨还去了一些比较遥远的地方,包括通江、抚远,我记得很清楚。

    2012-09-17 11:04:24

  • 中国网:

    那次的事件给您印象特别深刻。

    2012-09-17 11:04:32

  • 叶菲莫夫:

    是。

    2012-09-17 11:04:41

  • 中国网:

    其实俄新网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可以让中俄两国人民更好的了解彼此,不知道俄新网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是通过哪些方式呢?会不会用到像QQ、微博这样的一些方式?

    2012-09-17 11:04:48

  • 叶菲莫夫:

    俄新社中文网站报道过不少涉及到俄罗斯和前苏联有关的新闻。有趣的是,确实在中国微博发展比较快,我们在每个微博都有账户,通过这种手段给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新闻,这个我觉得是挺有前景的。

    2012-09-17 11:04:57

  • 中国网:

    之前我和您联系的时候,发现您的手机号还对应了微信,实在是非常的潮。

    2012-09-17 11:05:05

  • 叶菲莫夫:

    对。

    2012-09-17 11:05:14

  • 中国网:

    您这些年有没有参加过像国新办等国家部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呢?

    2012-09-17 11:05:22

  • 叶菲莫夫:

    我不能说每次都参加这样的发布会,但是近几年中国网有这些新闻发布会的直播,如果某一个记者对这个题目感兴趣,他没有必要自己去新闻发布会现场,就可以在网上看到这个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讲话,我觉得这是挺方便的。

    2012-09-17 11:05:30

  • 中国网:

    听起来您获取的新闻又多了一条,可以从网上直播获得。

    2012-09-17 11:05:40

  • 叶菲莫夫:

    是。

    2012-09-17 11:05:51

  • 中国网:

    不知道您在参与这些新闻发布会的过程中,获得提问的机会有没有增加?

    2012-09-17 11:06:01

  • 叶菲莫夫:

    我不觉得这是很大的问题,如果某一个记者确实要提出一个问题,他肯定会得到这个机会。其实很多媒体的记者对同样的事感兴趣,有时候你来不及提问,你的同事提问了,你有什么必要再次提同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区别,可以说是现在中国有关部门的发言人比过去稍微开放。

    2012-09-17 11:06:11

  • 中国网:

    您刚才提到了像松花江流域的污染,包括刚才我提到的中国两会,汶川地震等等都是一些比较大的事件。不知道像这样重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外国媒体会不会得到一些机会,中国政府会组织大家到现场去进行报道吗?

    2012-09-17 11:06:19

  • 叶菲莫夫:

    会有这样的机会。不过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不在中国,我的同事报道了。据我了解,那时候没有专门组织外媒去采访,但是我觉得这是能理解的,因为组织外媒去那边做采访报道并不是最紧要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举行的不少论坛,座谈会等等,这样的活动现在比过去开放得多。比如我9月下旬就会去沈阳,那边将举办一个东北亚国家发展论坛,很容易报名,而且当地的政府,外事办公室也比较开放。

    2012-09-17 11:06:29

  • 中国网:

    比以前来说要容易多了?

    2012-09-17 11:06:37

  • 叶菲莫夫:

    对,容易多了。

    2012-09-17 11:06:44

  • 中国网:

    我想听一下您个人采访中国重大事件的一些经历,您有没有个人参与过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给我们讲一些例子吧。

    2012-09-17 11:06:51

  • 叶菲莫夫:

    我刚才说了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2005年冬天去东北,当然还有奥运会。我那时候也不是常驻北京,但是我专门从莫斯科飞到北京,报道奥运会的工作。奥运会是一个大事,印象挺深刻。还有上海举行的世博会我也去过,而且那边有俄罗斯展馆,很独特的一种展览馆,有不少领导去那边拜访俄罗斯展馆,也会看一下中国馆等等。

    我的意思是我们肯定更多地是报道比较小的新闻,但是像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大事做新闻是很有趣的。

    2012-09-17 11:07:00

  • 中国网:

    您现在已经是俄新社驻北京分社的社长,请问您在选取报道角度的时候是更注重于哪些因素呢?是比较倾向于西方的批判式报道,还是会考虑到受众的感情?

    2012-09-17 11:07:08

  • 叶菲莫夫:

    我尽量客观的报道,因为我们是媒体、是记者,我们的任务不是做评论,我们就要报道事实。我知道不少西方媒体用一种比较负面的态度来报道中国,我曾经和他们说过,中国确实有不少问题,这是事实,大家都承认,但是除了问题之外,还有成就,还有进步,还有发展。

    如果某个记者要报道这个问题,要客观的报道成就,因为中国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肯定在某些方面有缺点,我们不是不能理解的。比如说要报道人权问题时,一定要报道在这个方面有什么进步和发展,这样会客观一些。

    2012-09-17 11:07:18

  • 中国网:

    刚才您提到了西方可能会对中国有一些负面报道,那么您也说了中国虽然存在问题,但也存在发展,应该客观的看待这件事情。不知道现在俄罗斯媒体对于中国报道的整体态度有没有一个变化?

    2012-09-17 11:07:28

  • 叶菲莫夫:

    你是指什么样的变化?

    2012-09-17 11:07:37

  • 中国网:

    关注点的变化,报道力度集中在哪儿的变化,以及负面新闻是更多了还是越来越少、更客观的变化?

    2012-09-17 11:07:47

  • 叶菲莫夫:

    我没有感觉有什么大的变化,各种新闻都有,如果你说俄罗斯主流媒体,他们也有在北京常驻的记者,我们尽量做全面的报道。但是我们知道有些俄罗斯的地区媒体,他们以他们所需要的态度报道俄中关系。会发现有些媒体的报道,不是说太负面,但是也不是正面的态度报道中国人去俄罗斯打工这个事情,但是这可能不是大媒体的报道的事。

    2012-09-17 11:07:55

  • 中国网:

    所以说主流媒体还是相对客观的?

    2012-09-17 11:08:04

  • 叶菲莫夫:

    比较客观的。

    2012-09-17 11:08:14

  • 中国网:

    我记得您曾经说过在2011年的时候大约有150万的俄罗斯游客来到中国进行旅游观光,不知道现在您有没有新的数据分享给我们?

    2012-09-17 11:08:21

  • 叶菲莫夫:

    新的数据没有,因为新的统计在年底才能出现。我的感觉是最起码今年的水平肯定不会低于去年的这个数字,因为毕竟现在两国都互相办旅游年,比如我6月份也去过北戴河,那边的俄罗斯游客和过去一样多。

    2012-09-17 11:08:29

  • 中国网:

    有资料显示,中国游客如果去俄罗斯,最多的选择是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这样的城市,当然最近他们也会去到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乌兰乌德等一些地方,不知道俄罗斯游客如果来中国,他们会首选中国的哪些城市呢?

    2012-09-17 11:08:36

  • 叶菲莫夫:

    我觉得也有这样的现象,如果你要问普通的俄罗斯游客,你知道中国的什么城市,你会选择哪些城市,他肯定会说北京、上海,如果说要去海滩会说北戴河、海南,其他的可能不怎么熟悉。我觉得在这一方面,不仅是两个国家,两国的媒体应该多做努力,介绍给自己的国家更多的名胜古迹和风景等等。

    2012-09-17 11:08:45

  • 中国网:

    之前我采访过一位常驻中国的外交使节,他当时告诉我说,以前大家会更喜欢去一些自然景观比较明显的地方,最近随着中国人文景观的崛起,很多人也会选择去人文景观观赏,不知道俄罗斯游客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2012-09-17 11:08:52

  • 叶菲莫夫:

    我还是觉得大多数人希望在旅游的一两周时间内去海滩,看看名胜古迹,看风景有可能,但其实俄罗斯就是不缺乏好的风景,俄罗斯什么都有,所以我觉得不是很多俄罗斯人要专门去中国看美丽的山水。

    2012-09-17 11:09:01

  • 中国网:

    所以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和俄罗斯不同的一些地区?

    2012-09-17 11:09:08

  • 叶菲莫夫:

    对,不同的一些地区。

    2012-09-17 11:09:18

  • 中国网:

    我手中有一份2005年罗米尔调查中心的研究,根据这份研究结果,说俄罗斯人在提到中国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服装占到14%的比例,其次是人口占到9%,其次是大米占到6%,再往下是长城、小眼睛和筷子之类的关键词,不知道七年过去了,现在和俄罗斯人说中国,他们会首先想到什么关键词呢?

    2012-09-17 11:09:25

  • 叶菲莫夫:

    当然我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但是我的感觉是,我跟人家说我常驻中国,他们不会像上面那样有同样的感觉。现在肯定会有社会主义,肯定会有共产党,除此之外还会有迅速的发展,肯定会有筷子这个概念。如果是谈一些名胜古迹的话,肯定会有长城,大家都知道长城;如果说一些俄周边的东西,人家也会提到中国货,中国商品,中国制造。

    2012-09-17 11:09:34

  • 中国网:

    您提到了中国制造,那么说到中国制造,我们就知道早在十年前俄罗斯就有过半的人消费中国制造的产品,那时候产品比较单一,集中在服装、五金、儿童玩具等等,不知道十年过去了,俄罗斯消费的中国制造产品在范围上有没有拓展?

    2012-09-17 11:09:44

  • 叶菲莫夫:

    如果我们谈范围,那就是增加了汽车,现在在一些城市,包括莫斯科在内,都能看到中国生产的汽车,各种各样,小轿车、卡车、大巴。

    2012-09-17 11:09:53

  • 中国网:

    这说明中国出口俄罗斯的结构上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2012-09-17 11:10:09

  • 叶菲莫夫:

    这不能否认,的确是这样。

    2012-09-17 11:10:19

  • 中国网:

    我记得您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过不仅仅是生意人,大学毕业生也会越来越多的选择到中国进行工作和学习,不知道现在来看大学毕业生还会有更多的选择来中国工作和学习吗?

    2012-09-17 11:10:27

  • 叶菲莫夫:

    我的感觉是有不少俄罗斯人想去中国学习中文,在这个迅速发展的世界中,中国毕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熟悉中文肯定对普通人的进步、升职有很好的影响。以我为例,我的家庭都在这边,我的孩子都去中国的学校,小学、幼儿园,我希望他们从小就掌握中文。

    2012-09-17 11:10:35

  • 中国网:

    您觉得这么多人都来学习中文的一个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中国经济在迅速发展吗?

    2012-09-17 11:10:43

  • 叶菲莫夫:

    因为中国会提供了不少的机会,不仅在中国境内,在俄罗斯也会有机会和中国打交道,从莫斯科或者其他的城市从事与中国的一些生意、买卖,如果双方都说一种语言,那障碍会更少。

    2012-09-17 11:10:52

  • 中国网:

    去年全俄舆论研究中心对全俄46个地区的1700多人做了一份调查,调查叫做“谁是俄罗斯友邦”,根据这份调查显示,有21%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最友好的国家,排名第二的是德国和白俄罗斯。但是在一份同类调查中,2006年却显示白俄罗斯是排名第一位的,中国是排名第三位的,您觉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变化呢?中国的地位是怎样从第三变成了第一?

    2012-09-17 11:10:59

  • 叶菲莫夫:

    我不谈白俄罗斯和德国的地位为什么会下降,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对于中俄而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俄罗斯,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来中国,这样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丰富,在这个基础上肯定是大家互相感受到没有什么威胁,而且很多人都看新闻,俄罗斯-中国、中国-俄罗斯、北京-莫斯科,都在一些国际大的问题上互相支持,人家都看到这样一个新闻,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态度。

    2012-09-17 11:11:09

  • 中国网:

    新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2-09-17 11:11:17

  • 叶菲莫夫:

    是。

    2012-09-17 11:11:24

  • 中国网:

    在节目的最后,我们想了解一下,您在北京生活的这几年中,有没有感觉到一些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因为我们刚才聊了很多的进步发展,到节目的最后来说一下问题。

    2012-09-17 11:11:31

  • 叶菲莫夫:

    肯定感受到了。第一,价格高。我个人感觉,通货膨胀和过去比比较厉害。第二,堵车现象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记得2004年开车的时候基本上从来没有迟到,现在我肯定要提前半个小时出门,才能按时到达所希望的目的地。第三,环境。我住在大的城市,住在北京,北京还没有解决好环境保护这个大问题。我记得奥运之前有一些目标,像200多天的蓝天什么的,现在我的感觉已经没有这个目标了,每天都是大雾。所以,你问有什么问题,这些就是最突出的问题。

    2012-09-17 11:11:40

  • 中国网:

    这些会困扰您在北京的生活?

    2012-09-17 11:11:47

  • 叶菲莫夫:

    是。

    2012-09-17 11:11:56

  • 中国网:

    那您有没有一些建议呢?您觉得中国在未来发展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2012-09-17 11:12:02

  • 叶菲莫夫:

    我觉得中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中国不仅要注重发展的速度,也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发展的速度快是一件好事,8%、9%、10%、11%、都可以达到,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要考虑到这个速度是以什么代价达成的时候。比如可以减少很多化工企业,特别污染环境的企业,肯定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会很快,但是后果会是什么样的?对人们的生活会不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水平下,要多关注环境保护,多关注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让人们过更好的生活、更幸福的一种生活。生活的幸福不一定是由经济发展速度这一个数字决定。

    2012-09-17 11:12:12

  • 中国网:

    再次感谢叶菲莫夫先生做客中国访谈,也感谢您带来的一些评价和建议。再次感谢各位观众朋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2012-09-17 11:12:20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wds/2012_09_14_exinshe_1347606121.mp4

图片大图:

  • 俄新社驻北京分社社长叶菲莫夫做客中国网

    中国网 杨丹

  • 叶菲莫夫先生表示报道要客观,中国确实存在问题,但是除了问题之外,还有成就,还有进步,还有发展。

    中国网 杨丹

  • 叶菲莫夫先生在2004年就以首席记者的身份常驻中国,到现在已经有8年的时间

    中国网 杨丹

  • 俄新社驻北京分社社长叶菲莫夫先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说,“1991年我就来北大留学了”。

    中国网 杨丹

  • 叶菲莫夫表示,现在中国经济的变动和发展局势会影响整个世界,包括俄罗斯在内。

    中国网 杨丹

  • 叶菲莫夫说,俄新社除了一如既往的报道俄中关系和经济上的往来之外,又新添了一些文化上的报道

    中国网 杨丹

  • 叶菲莫夫谈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

    中国网 杨丹

  • 叶菲莫夫表示他会非常关注中国网所做的新闻发布会直播,“这样记者就不用亲自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了,很方便。”

    中国网 杨丹

  • 节目结束时叶菲莫夫先生为中国网送上祝福

    中国网 杨丹

  • 比起经济发展,叶菲莫夫希望中国能够更多地关心环境保护,因为“生活的幸福不一定是由经济发展速度这一个数字决定。”

    中国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