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伟:“中国梦”是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时间:2013年12月20日 18:30
嘉宾: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潘世伟
简介:12月7日至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网《中国访谈》在会议现场对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潘世伟进行了专访。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潘世伟:“中国梦”是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活动描述

  • 时间:2013年12月20日 18:30 嘉宾: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潘世伟简介:12月7日至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网《中国访谈》在会议现场对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潘世伟进行了专访。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12月7日至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网《中国访谈》来到上海,在会议现场对部分中外嘉宾进行了专访。

    2013-12-20 15:28:20

  • 中国网:

    潘书记,您好!欢迎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以及它的提出有那些意义呢?

    2013-12-20 15:28:47

  • 潘世伟:

    去年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以后,新的中央主要领导集体参加一个活动——“复兴之路”的展览,在参观的过程当中,习近平同志即兴做了一个讲话,讲话过程中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我们知道,这个概念的提出现在回过头来看具有非常深刻的背景。

    一是新的中央领导集团主政以后,对未来中国发展的一个总的目标和看法,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是这个概念非常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对广大老百姓来讲琅琅上口,迅速地引起了各个阶层的共鸣。

    三是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实际在国际社会也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但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个新的口号,有个新的目标,在哪里统领,大家非常感兴趣。

    所以,“中国梦”这个概念的提出,它是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判断,重要的观点,重要的思想,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2013-12-20 15:29:00

  • 中国网: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如何把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结合起来呢?

    2013-12-20 15:29:32

  • 潘世伟:

    中共最大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关注到了每个中国人的、具体的、切身的利益,这点非常突出。它能把整个民族振兴、整个国家发展、整体利益具体化到每个个人,这个特点是我们以往提的很多口号和设想当中没有这么鲜明特色的。这里面它实际上就告诉我们,“中国梦”说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它不是我们一个执政党、一部分先进分子的事情,也不是精英阶层所关注的事业,而是和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就是说,它把人民作为实践“中国梦”的主体,把人民中的每个分子都作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建设者、参与者,这样它是把个人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非常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同时,由于它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所以它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今天我们社会里实际多元化,有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有东西部的差异,同时还有收入高低的差距。一个什么样的口号能够穿越所有这些客观上存在的差异,而形成人民的共赢、共振,“中国梦”的口号非常好地实现了这点。同时它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尤其我们党今后一段时间里要关注民生,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人民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所有这些和人民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都要做最大的努力,来为每个人的成才、成长、发挥他的才能提供公平的机遇和待遇,提供基础服务的事实,为每个人的成长创造必备的、均等化的条件,这样有助于我们激发自己的积极性。

    另外,正因为它关注到我们每个人,对我们执政党来说要改进领导的方式,改进执政的方式。在发展的问题上,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同时改进执政党很多作风,加强和人民的联系,所以,看起来这个口号好像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但实际在这背后对我们党的执政,对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关系,对我们公共服务、社会建设、民生发展都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2013-12-20 15:29:53

  • 中国网:

    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是不是也需要这些自信呢?

    2013-12-20 15:30:13

  • 潘世伟:

    中共一个最本质的重点在哪里?就在于对自己所选择的、所在实践的、所在坚持的道路要充满自信。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近代以来整个世界是一分为二的,它是个二元结构,一部分发达国家成为现代化的先行者,当然他们在现代化道路启动的时候,包括取得成就的时候,实际是以其他国家的落后为代价的,所以,他们也是现代化的受益者。与此同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仍处在不发达的状态,他们的现代化水平非常低,是整个现代化的落伍者,也是受害者。而旧中国就是当时广大的落后国家当中的一个成员,所以,近代以来中国一代一代的人都想努力改变这种面貌和命运,所以,从孙中山一直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不断地提出一些重要的口号,实际都在以一贯之地体现这种理想追求,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像中国这样的原来落后的国家怎么样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实际上它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重复西方的道路,重复西方的模式,能不能成功很难说;另外一种就是开辟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那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的是后面一种,所以,它根据自己的国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抓住了历史提供的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大家非常熟悉。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赢得了民族的解放,赢得了国家的统一,我们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就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政策基础,我们正是在这个政治基础上面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建设,我们迅速地在物质建设方面、物质文明方面、物质基础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所以,实践证明,中国这种创造性的选择实际上是开辟了非西方的一种发展道路。

    2013-12-20 15:30:55

  • 潘世伟:

    现在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这条道路要重新认识,它能不能走下去,能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通过这条道路我们最终能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能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内部还有人有这样的困惑和怀疑,所以,中共的提出实际上是再次坚定了人们对自己道路的自信。虽然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有过曲折,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是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同时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变化,对这条道路做不断地改革、调整、恢复、完善,使得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所以,我们今天实际上讲“中国梦”,它的本质实际上是要建立一种道德的自信,离开这条道路,能不能实现现代化,能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 “中国梦”的提出,再次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进行了概括,它的本质是通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的道路实际上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没有中国道路就没有中国的复兴,中国的复兴是中国道路坚持的必然结果。

    所以,今天,我们有对自己道路自信的很多基础性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条道路,完善这条道路,这是“中国梦”所体现出来的一个非常本质的要求。

    2013-12-20 15:31:15

  • 中国网:

    上海是个国际化的大城市,上海的发展对于全国的发展来说也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您觉得上海的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013-12-20 15:31:21

  • 潘世伟:

    做梦是我们奋斗的一个目标,但对每个城市,对每个地区来讲,它是统领性的,每个地区、每个城市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中国梦”这个目标具体化。上海市委在中央的领导下,带领全市人民不断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今天上海已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窗口。从上海的情况来看,按照中央的要求,它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

    从现在的情况看,上海要承担很多国家战略,比如自贸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中央赋予上海的任务;自贸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国际贸易试验区,更重要的是,在自贸区实践的背后,实际上要求我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做深刻的调整。也就是从一般的制造业,从我们价值链、技术链、产业链的中低端,怎么样通过结构转变向中高端发展。我们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再以土地、廉价的劳动力、简单的出口为基础、为依托,要求我们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完成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新一轮的调整,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我们长期以来,实际是发展一般制造业为主产业来推进实践当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但是整个产业高端化的话,就需要我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做重大的调整和发展。特别是在优秀人力资源的集聚上,在技术原创的突破上,在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上,在我们管理经验的深化上都要有大动作和大进展,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上海也提出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所以,在创新当中把它作为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通过这个来实现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所以,自贸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里面包含着许多非常深刻的内容,比如说我们整个管理,政府原来是以审批为主的,是前置型的管理。现在要转向削减制度审批权力,放宽国民待遇进入待遇,等等这些调整,特别是负面清单,这些方面要求我们政府它的职能发生重大的转变,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作重大的调整,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政府履行好自己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而不是事前的审批等等,这对我们的理念,对我们的能力,对我们的管理技术都是很大的挑战。我相信,在中央领导下,我们能够完成这些转变。

    2013-12-20 15:31:37

  • 中国网:

    在您心中,“中国梦”是什么内容呢?

    2013-12-20 15:31:55

  • 潘世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也是这次“‘中国梦’的国际对话”的承办单位之一,我们主要是进行学术研究,进行理论创新,所以,我们现在也根据“中国梦”的要求,来谋划我们今后一段时间这个单位的长远发展。我们也提出了一个叫“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一是学术发展,二是智库功能加强,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越来越复杂,今天中央提出我们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执政党本身也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今天越来越深刻的实践,无论是改革的实践还是发展的实践,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和应用研究上给予回答。所以,我们也加强自己的智库功能,同时智库功能的配合是学术的支撑,我们要加强自己的学科建设。但是中国目前阶段很多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方面仍然受到西方学术很大的影响,我们怎么样推进自己的自主创新,在中国丰富实践素材的基础上来完成我们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建设,这些都是非常欠缺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我们在这个方面,一定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同时也积极地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来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理论需求、文化需求。

    2013-12-20 15:32:08

  • 中国网: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2013-12-20 15:32:24

  • 潘世伟:

    谢谢!

    2013-12-20 15:32:38

  • 中国网:

    (责编:齐凯 主持人:齐凯 摄像:刘哲 后期:刘哲 图片:刘哲)

    2013-12-20 15:32:45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3-12-07-psw_1387524520.mp4

图片大图:

  • 潘世伟: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的道路实际上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

    中国网 刘哲

  •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潘世伟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记者专访。

    中国网 刘哲

  • 潘世伟:中国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

    中国网 刘哲

  • 潘世伟:中国梦把个人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非常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中国网 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