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徐洪才:要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
活动描述
- 时间:2014年10月29日嘉宾:徐洪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简介:2014年10月22日,第二届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治理——前进还是后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在论坛的现场中国网的记者就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的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来,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2014年10月22日,第二届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治理——前进还是后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在论坛的现场中国网的记者就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的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来,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
2014-10-29 16:15:51
- 中国网:
徐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您是如何评价当前全球治理的新形势和格局的呢?
2014-10-29 16:18:24
- 徐洪才:
我觉得总体表现是“有进有退”。所谓“进”,就是体现在新兴经济体有一些新的平台已经着手建立,比如金砖国家银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以及中国牵头搞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机构和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治理的多元化和多极化,这样也对原来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了某种压力,特别是对以美元主导的旧国际货币体系施加了压力。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全球经济恢复应该说是一波三折,但总体来看现在美国情况好一些,欧洲最困难时刻过去了,但是现在有一定的通货紧缩压力。日本安倍经济学三只箭射出去以后,短期里有一点效果,长期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新兴经济体本身由于各自的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是下行的,特别是最近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俄罗斯的冲击比较大。
所谓“退”,就是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向旧体制回归。当前,我觉得有两个事件值得高度关注。一个是美国参众两院多次否定或拖延执行2010年G20峰会通过的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导致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是裹足不前。另一事件,最近我们在筹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过程中,美国做了一点小动作,它在背后向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游说,希望它们不要参与。我觉得,这显然有点小家子气,说明过去世界各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情况比较紧急,现在日子好过了,此一时彼一时,就言而无信。美国现在没有从全球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同时也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多极化的发展格局,其实是有利于分散过去那种权利过度集中风险的。比如说美元,现在非常力不从心,它根本就难以承担由它独霸天下的责任,如果让人民币国际化一点,让全球新兴经济体有更多平台、更多通道参与,其实是分散它的风险和责任。但是我感觉,现在它还没有这么高的认识。这个问题需要关注。
2014-10-29 16:18:42
- 中国网:
就像您提到其实现在全球的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也存在很多的障碍,未来要在这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您有哪些建议?
2014-10-29 16:19:01
- 徐洪才:
我们要正视现在的这种挑战性,一是在旧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有一票否决权,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国家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怎么可以凌驾于全球治理机制之上呢?这显然不合理,是很荒谬的,所以,我呼吁G20国家要拿出新的改革方案和应对措施。如果原先方案它不采纳,我们就另起炉灶,要有新的提议。
第二,新兴经济体自己奋发图强,我们搞了几个新的平台。这几个平台,如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等,都要加快推进。现在看起来,大家形成了一些共识,但这仅仅开了个头。另外,还是要强化全球共识,就是说全球治理机制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比如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地区性协调机构,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还要呼吁一些大国,要从全球整体利益出发,加强各国政策协调,要承担自己应尽的国际责任。
2014-10-29 16:19:14
- 中国网:
刚才您也提到包括金砖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这些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可能会对现有的一些旧经济体产生一些影响,您认为未来这些新的金融机构想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他们在未来要注重哪些方面呢?
2014-10-29 16:19:30
- 徐洪才:
新的跨国、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组织机构应有一个高的起点,就是要借鉴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吸取它们的教训。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有包容性,保持开放的心态,这样把它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好。同时,我还需要一些其他配套措施。比如,在亚太地区,现在及未来一个时期肯定是全球经济的重心,发展最有潜力,但是长期存在矛盾,协调机制是比较糟糕的。现在同时存在TPP、RCEP等机制,还有“10+3”和中日韩FTA,这里其实是碎片化的,如何融合这些机制?还是建立新的协调机制?现在我们正在探索双边用本币结算,在贸易、投资、金融活动中,无需美元直接介入。将来是否需要借鉴国际清算银行(BIS)经验,在亚洲地区建立一个实体性平台——亚洲清算银行(Bank for Asian Settlements, BAS)?双边贸易用本币结算,差额部分用国际货币结算。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第三方货币使用规模,降低汇率风险,提高商品跨境流动效率。
另外,现有“清迈多边化倡议”框架还是比较虚的,需要把它做实,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金融安全网。这里包括亚洲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政策协调,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建立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金融机构、工商企业都可以在这里发行股票上市;同时也要加快发展以本地区货币计价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把金融市场做大规模以后,将有助于促进亚洲的高额储蓄转化成投资,老百姓也有了多样性投资选择,可以参与、分享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较高投资回报。新成立的金融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以在这里发行债券,大规模发债融资,从而建立一种长期投融资机制,把亚太地区的高储蓄和积累的资金使用好,促进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更新换代,为亚洲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4-10-29 16:19:47
- 中国网:
刚才您为新兴的一些金融机构更好的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具体到国家而言,尤其是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它未来如何更好的参与到这当中来,应该扮演好怎样的角色呢?
2014-10-29 16:20:03
- 徐洪才:
我觉得中国现在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尤其是金融方面比较弱,特别体现在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国际化的货币,跟我们的贸易、投资和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位置是不相适应的,下一步要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首先是周边化,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我们参与国际社会的深度和广度,降低汇率风险,与此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新兴经济体竖立一个标杆,我们作为发展中的新兴大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现在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尽国际责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对我们一些合理诉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他们又设置重重障碍,这是自相矛盾的。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我们可以多尽一些国际责任。在亚太地区,我们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治理,扩大投资贸易活动,加快生产要素,如资本、信息、人才等流动,这显然有利于整体提升亚洲经济发展水平和促进经济一体化。与此同时,也可以在世界上整体提升我们的地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需要提升自身的软实力,特别是发挥研究机构和智库的重要作用,要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过去几年,我们有了一点发展,但只是开了一个好头,总体上由于我们底子比较薄,起步比较晚,现在距离国际一流智库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智库机构兴起和发展以及它的历史使命,我们认识是相当不足的,社会还没有为智库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包容的发展环境。
2014-10-29 16:20:14
- 中国网:
刚才您提到区域一体化,这当然对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加强区域一体化内的金融安全。下个月的APEC也要在北京召开了,您认为在区域一体化方面未来还有哪些工作是重点和难点?
2014-10-29 16:20:28
- 徐洪才:
现在亚太地区自贸区协议有点碎片化,相互竞争,标准不一,透明度也不高,因此影响了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美国牵头搞的TPP,有一定的封闭性,它没有让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参与,因此其设计规则肯定是不合理的,没有照顾到我们发展的实际情况。
第二,其他治理平台,比如说RCEP,中国和东盟FTA升级版,还有中日韩FTA等等, 我个人认为最终的目标应该走向融合,就是要缩小各种自贸区协议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共同提升亚太区一体化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4-10-29 16:20:41
- 中国网:
中国更好的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来,其实它内部自己的结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针对国内经济机构的调整,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2014-10-29 16:20:54
- 徐洪才:
上海自贸区搞了一年多了,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应该推广复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这样就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而不是视实验区为政策洼地,自己独享、封闭地享受优惠政策,这是完全错误的。上海FTZ是对外开放和促进深化改革的实验高地,最终目标是要消灭自贸区,而不是遍地开花。把上海的经验向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进行推广,这样就可以促进、倒逼国内体制改革和国际高标准规则接轨,这方面任务是非常繁重的。特别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等,任务非常繁重。要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改革阻力,利益集团阻碍改革和“中部梗阻”的问题要引起高度关注,最终要落实这些正确的战略决策。这样,改革和开放之间就形成一种互动,最终整体提升我们自身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习主席讲,打铁要自身硬,通过自身这种改革,提振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就是要实现创新驱动,释放改革红利、创新红利,从而实现2020年之前的翻两番目标,以及在2030年以前基本实现新的“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农村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另外,还有第五个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整体提升中国政治、经济治理能力,硬实力、软实力都要提升,这样就可以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2014-10-29 16:21:08
- 中国网:
最后一个问题,刚才您提到经济保持一个长期发展的持续的驱动其实非常难做到的,改革开放之后35年来中国一直保持可以说奇迹般的高速发展状况。第三季度三GDP下滑至7.3%,您未来对中国经济发展预期的趋势怎么看?
2014-10-29 16:21:21
- 徐洪才:
未来经济发展有一个概括叫做“新常态”。短期看,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创了一个历史新低,但我认为这个新低是暂时的,因为前期在二季度、三季度,我们出台了一些“微刺激”政策,包括一些改革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要慢慢见效,估计在四季度会见效。所以,我预期四季度GDP就反弹了,会达到7.4%,全年平均下来7.4%;物价水平CPI大概在2.1%左右,总体看能够实现年初制定的政策目标。特别是就业,1200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问题。在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今年、明年、后年,乃至到2020年,是可以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是没有问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促进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我们事业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对未来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2014-10-29 16:22:11
- 中国网:
(责编\主持:佟静 后期\摄像:王一辰)
2014-10-29 16:22:21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4/10/29/201410291414566375039_351.mp4
图片大图: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中国网 佟静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网 佟静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
中国网 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