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最新资讯

参赛故事丨用艺术介入世界,让孩子的身体、思维、审美、情感和心智全面打开

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发起并主办的2022年“中法环境月”活动框架内,中国法语联盟与大使馆联合举办以“蓝色星球”为主题的“中法环境月”青少绘画大赛。众多机构踊跃报名,中国网联系到了参加本次比赛汉和明盛旗下的Richeler当代少儿艺术教育,把“当代”和“少儿艺术”联系起来的机构并不多见,我们采访了机构创始人刘文杰老师,听他谈谈艺术教育和参加这次比赛的缘由。



中国网: 文杰老师好,您作为汉和明盛国际艺术教育创始人之一,拥有20多年教学经验,又是法国国家高等造型艺术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什么契机让您涉足少儿艺术教育?

刘老师: 我之前参加过很多关于艺术教育的研讨会,通过跟国内外很多艺术家、艺术教育专家沟通、讨论,怎样的艺术教育更适合孩子,加上自己也一直在做艺术创作,再回看我闺女和她的小伙伴们画的画,发现以前的艺术教育方式根本不适用于他们现在的学习。



她到学龄时,我带她去试过一些艺术教育机构,大多机构主要还是通过教与授让孩子理解和描绘这个世界,教育理念相对后滞。现在时代变了,美育在中国也变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很多经验也不足以引导孩子应对他们要面对的未来,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理念应该不断更新。


在这里我还想谈一下对于教育和培养的理解,教育是知识的输出与输入,这需要孩子达到一定的年龄,有一定控制力和理解力;在教育之前,我们应该用培养的方式。

8岁是孩子控制力和理解力的一个分水岭,8岁之前,知识性的输入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在没有目的的前提下去实践和理解事物的方式。这样,才能为8岁以后的教育打下很好的基础。在孩子具备一定主动思考的能力之后,他们就会主动运用知识,解决以后遇到的问题。



中国网: Richeler当代少儿艺术体系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刘老师: 我们采用了欧洲的人文思想体系,从身体的运动、视觉、生活和文化,用开放式思维和美学思辨的方式,让孩子用艺术介入世界,课程不以艺术为出发点,而是以此为媒介,让孩子的身体、思维、审美、情感和心智全面打开。在这里,我要提出一点,就是身体的运动尤为重要,我们给孩子们准备大画幅的画布和纸张,并且大多选择室外和露天的开阔空间,只有身体舒展了、打开了、动起来了,才能促进他们思考事物,理解事物。





课程一开始就吸引了日本东京名门国际学校的妈妈们加入,用线上授课的方式,孩子们创作出了很多极富想象力,超出惯常的视觉审美作品。然后,在北京的线下课程陆续吸引到德威、鼎石等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参与,家长也对我们的课程给出了充分的肯定,看着孩子们在一次次课程中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天地,打破成人固有的视觉和感受认知,我看到了这种创造力无限的潜能,这也是当下我们需要给予孩子的空间和能量。



中国网: 您是如何了解到中法环境月青少绘画大赛的?怎么带学生们准备参赛作品呢?

刘老师: 汉和明盛一直和北京法盟有联系,有很多艺术留学预备生就是在法盟学习法语,他们之后相继考取了巴黎美院、里昂美院、尼斯美院等法国一流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在我创立Richeler当代少儿艺术教育的第二年,法盟发起了第一届中法环境月青少年绘画大赛,这种理念和Richeler一拍即合。环保是关于世界的重要议题,孩子从小接触并建立环保意识,用艺术的方式认识并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也是我们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引导每个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产生对主题的理解,其中加入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补充认知,老师的素质在这里尤为重要,他需要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点,并让这个点发散、成长、深入,最后形成每个孩子独具个性的绘画世界。




中国网: 对于环保和艺术创作的关系,您的理解是?

刘老师: 艺术创作是人类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她展现出个体对于世界,对于价值,对于情感的诠释,也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领域。环保与艺术创作的结合能引发出新角度、新想法和新视野。尤其是让孩子们参与到这一过程中,让他们认识到世界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对世界产生更立体的认知。我们也从他们崭新的、纯真的目光中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找到每个孩子独特的关注点和发展方向。


最新讯息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uomeiti@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