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要用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梦”

时间:2013年12月13日 18:00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 赵启正
简介:2013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网《中国访谈》在会议现场,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进行了专访。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赵启正:要用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梦”

活动描述

  • 时间:2013年12月13日 18:00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 赵启正简介:2013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网《中国访谈》在会议现场,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进行了专访。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2013年12月7日至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协办的“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网《中国访谈》来到上海,在会议现场对部分中外嘉宾进行了专访。

    2013-12-13 16:20:48

  • 中国网:

    您心中的“中国梦”是如何定义的?

    2013-12-13 16:22:44

  • 赵启正: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中国梦”的核心定义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以往我们单独说过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也有人说过有些差异的表述不同的“中国梦”。习总书记说清楚了,“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就使这句话的意义提高了,它成了全民族的向往。

    那么大家都在向往“中国梦”的时候,必然和个人志愿、个人理想是结合的。比如年轻人他会向往上学,上个大学,可能还要留学;有人说,有好的医疗条件,希望治病的钱能够拿得出;农民他说,或者变成城市人,或者做个现代农民,要经营更大的农场,有更好的农业机械。中国人都明白,这些梦实现的前提有个人努力的方面,也有国家提供环境的方面,这些事情都有国家的基础设施或国家的基本投资在内。如果在以前,这个“梦”就比较难实现。

    比如我上学的时候,我是1958年高中毕业,那时候我们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包括去苏联、东欧都不行,因为那时候赫鲁晓夫的关系,我们和苏联“分道扬镳”了,所以,我们那时候没有出国梦,也根本不能做这个梦,因为它不可能实现。至于中国人家里有电冰箱吗?中国人有汽车吗?这是电影里看着外国家庭才有的东西。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样的梦做了。但不能老做这样的梦啊,我们上大学,我们有了电视机,有了洗衣机,有了电冰箱,有了房子,我们还要做什么?还有更高的境界,使中国人受到世界的尊敬,中国要受到世界的尊敬。所以,这个梦是有阶段性的。

    2013-12-13 16:23:01

  • 中国网: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有哪些意义?

    2013-12-13 16:23:37

  • 赵启正: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是在今天新的起点上,也不同于30年前、60年前起点上,这个“中国梦”更高,意境更远,我们更加向往,也更加努力,因为有这个梦我们就不会停留脚步,因为有这个梦我们就会团结起来,一直向前看。

    2013-12-13 16:26:24

  • 中国网:

    中国梦的国际解读似乎是多方面的,您对此怎么看?

    2013-12-13 16:26:52

  • 赵启正:

    那么“中国梦”提出来之后,中国人普遍的认识都是好的、正确的、积极的,但在外国却不然。不同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态度不同,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想象就不同——“中国梦,中国伟大振兴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对我们有什么利益?”这就是不同的反响。有的外国媒体说了,“中国梦有什么了不起?这只不过是按照美国梦说了个中国梦嘛。”他错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表述不一样,各有各的梦。他说,“中国梦给中国人富裕,中国人还要几十年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收入呢。”不错,正因为这样,我们梦的迫切性和强烈性超过一些国家。

    那么也有外国人的“中国梦”,就是外国的中国梦不是“Chinese Dream”,是“China Dream”,也就是说他的“中国梦”和我们的“中国梦”是有区别的,他是想“在中国能够开发市场吗?可口可乐中国人如果一周喝一瓶或三周喝一瓶对我有什么区别呢?”,一定是这样的。卖计算机的公司说了,“中国人买电脑,如果一百个人买我一台,我能卖多少台,如果一千个人买我一台,我能卖多少台。”他是看中国的市场,认为中国是个尚未完全开发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大市场。因此,他的“中国梦”也是十分向往的。但这个梦和中国的梦并不是相反的,而是有一部分交集的,因为我们的确富裕了,我们会购买很多外国的产品。当然,他们为了换取人民币也得买中国的产品,这是有利的。所以,他们的“China Dream”和“Chinese Dream”不同,但是它有交集之处。

    2013-12-13 16:27:55

  • 赵启正:

    有人有意歪曲了“中国梦”,把“中国梦”理解为“霸权梦”——“你们振兴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你强大了会不会威胁我的利益?”这是他不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和中国人的素养,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比如说中国有史以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中国在封建时代是有过扩张的,但在近代史当中中国没有任何扩张的行为,恰恰中国反对干涉外国内政,喜欢和平共处。中国文化的性质就是“和”,可惜的是“和”字翻译成外文对应着七八个外国单词,所以他们理解我们的“和”就是和谐、和平、祥和、合作等等,它是不准确的。一旦将来中国文化真正在全世界传播开,汉语也普及的时候,“和”可能作为一个译音的词到外国去;也可以单独创一个新词,叫Helizm,这个随着“中国梦”的成长也许可以。

    2013-12-13 16:28:54

  • 中国网:

    您认为中国梦的正确定义该如何传播?

    2013-12-13 16:29:28

  • 赵启正:

    中国人自己要在梦的远景鼓励下愈发奋斗,愈发加强社会各界的团结,提高我们道德水平。对外国来说,我们要说清楚“中国梦”,这个梦让他们理解是慢的,我们说清楚是容易的。实际上说,我觉得凡是有机会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人或者机构都有责任讲中国的故事,你身边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一本叫做“中国读本”的书。“中国读本”这本书是13亿页的配置,外国人不可能翻13亿页,他就翻其中3页、5页、10页、20页、50页、100页,便会得出结论——这就是中国人了。如果正好这几页是有修养的中国人,是聪明的中国人,他就会认为中国人有修养,中国人聪明;如果正好这几页有的中国人比较粗鲁,比较不讲卫生,或者不遵守秩序,他就会认为中国人是粗鲁的。

    当然,中国人都会说话,我是指都会表达,表达自己的故事。外国人说中国人是这样的,中国学生是这样的,中国家长对孩子这样的好,中国人包括婚姻恋爱这么严肃,这就是中国的故事,所以,中国的故事加起来就是中国,它可以弥补我们的社论和哲学家的语言的那种深奥和比较脱离生活的弊端。所以,我就希望,凡是有机会跟外国人接触的中国人,要主动讲自己的故事,但并不要求大家讲社论的语言,这就是公共外交了。

    旧式的公共外交就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外国的宣传,他们不用宣传这个词,叫公共外交。当今的公共外交除了保持政府对外宣传这部分功能之外,有自觉性的中国公民,包括中国的大人、孩子、妇女、老人都讲中国的故事,这就是新式的公共外交,这时候“中国梦”就容易说得明白。对媒体人来说,我期望你们把中国普通人的话传递出去,这样“中国梦”就能够受到欢迎,受到理解,中国的国际尊严就提高了。

    2013-12-13 16:29:43

  • 中国网:

    谢谢您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的采访,谢谢!

    2013-12-13 16:30:10

  • 赵启正:

    谢谢!

    2013-12-13 16:30:47

  • 中国网:

    (责编:齐凯 主持人:齐凯 摄像:刘哲 后期:刘哲 图片:李佳)

    2013-12-13 16:31:30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fgy/2013-12-07-zqz_1386898939.mp4

图片大图:

  • 赵启正:你身边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

    中国网 刘哲

  • 赵启正:“China Dream和“Chinese Dream”不同,但是它有交集之处。

    中国网 刘哲

  • 赵启正:我们梦的迫切性和强烈性超过一些国家。

    中国网 刘哲

  • 赵启正:“美国梦”和“中国梦”的表述是不一样的。

    中国网 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