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本期嘉宾是“联合-96”演习的专家组成员,是“砺剑-2009”演习中红蓝方都惧怕的导演组成员,是“和平使命-2014”反恐军事演习中指导组成员,他就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训练系教授胡坚。从教35年,胡坚始终坚守讲台传道授业,深入部队谋兵论战,在“课堂”与“部队”两个“战场”的对接融合中想打仗、谋打仗、教打仗、练打仗,被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打仗教授”。9月4日,胡坚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总参首长亲切接见。9月9日,作为军队系统的全国模范教师代表,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接见。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近“打仗教授”——胡坚。
2014-09-18 15:02:38
从入伍到现在,您的兵龄是44年,而这其中,您的教龄就有35年。什么原因让您从基层连队走向讲台?
2014-09-18 15:03:19
走上讲台是因为1978年的时候刚刚恢复院校考试,我就进军校学习了。一年半的学期结束时,指导员就希望我能够留校做教员。当时作为我来说并没有想到要留校,我想回部队,根本没有想到当教员这个事。所以我很纠结,还是想回去带兵,我觉得我穿这身军装就是要带兵打仗的。我从小就是生在军营,长在部队,对部队本身就有一种感情,而且从小耳濡目染听着部队的故事长大的。我就想我要回去带兵,没有想当教员。后来留校以后,我一开始也并没有对当教员有多么的热爱,特别是一开始我当小分队战术小教员,我天天要在山上,在堑壕里摸爬滚打,非常辛苦,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双腿,嘶哑的嗓子回到宿舍,当时我就觉得当教员有意思吗?而且教员非常的清苦,每天备课去教别人,我就觉得没有在原来的部队带兵那样火热,所以,当时也是非常犹豫。
2014-09-18 15:03:46
您这么多年坚守三尺讲台的原因是什么?
2014-09-18 15:04:15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信,信中就说在学校学到的很多东西在打仗的时候很管用,当时也很遗憾有些东西没有好好学,当时就觉得无所谓,哪会打仗啊。最后信中写到如果我还能活着回来,我一定要好好学。所以我觉得这个对我确实触动很大,也可以说是我这么三十多年来始终坚守讲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所以,后来我就想,不上战场不带兵,其实也同样能够发挥作用。怎么说呢,虽然不能够去带兵打仗,也不能亲身去到前线,但是在讲台上同样能够发挥我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甚至可能和带兵打仗不完全相同。因为我培养了那么多学员,上百甚至上千的学员,他们带兵打仗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后来慢慢自己也觉得还适合干这一行,就慢慢喜爱上这个职业,当了教员这么多年。
2014-09-18 15:04:26
与地方大学的教师相比,您觉得军校的教师有哪些不同?
2014-09-18 15:04:39
我觉得作为老师都是有一份责任,但是作为军队院校的教员的责任可能更大,因为我们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工作者。一般地方教育也就是培养个体,他成才以后,他们也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但我们培养的是带兵打仗的人,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中级指挥院校,他们回去以后都是营级指挥官、团级指挥官甚至是师级指挥官,他们的身后有千军万马。我刚当兵的时候我的老首长就说,你们的裤腰带上拴着那么多官兵的生命,这一点可能是和地方院校最大的不同。看起来是个个体,但其实他回去带兵打仗所面对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责任,我每次上讲台,我看到的这100多双眼睛,我看到的就是他们身后的千军万马,而且在这些人身后还有多少期待的家庭,所以,从这点上讲,我觉得作为一个军校教员,他的责任更大。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作为军校教员有时候感情的投入也是这样,所以,我就觉得我们是教他打仗的,我们希望他能够带兵打胜仗,而且能够活着回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期待和愿望。我们把他们送到战场不是为了让他们倒在战场。
2014-09-18 15:04:52
作为一名院校教授,您不但要教课,还要经常参加各类军事演习活动。奔走在战场和课堂之间,您是如何做到两不误?
2014-09-18 15:05:04
到部队去有这样情况,一个是为部队服务,为他们讲授新的知识和新的内容,还有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参加它的一个演习活动和重大的训练活动,像这种一般的传授知识或者讲课,这个我大多数都利用休息时间。部队一般星期六的时候都不休息,我就星期五晚上上完课以后飞到部队去,星期六和星期天我又回来了,不影响我的教学时间。部队的演训时间大多数在7-9月份三个月中,也恰恰是暑期时间,当然也有运筹比较早的。在这个当中,作为学院来讲也会对我们从事演练工作的教员留出教育时间,把课尽量拉开,给你留出这样的空档。7、8月份放假时间,本身就是我的暑假时间,我的暑假大部分是在部队度过的,这是部队最繁忙、演训活动最多的时候,这时候我到部队去。有时候觉得这种成就感、收获感特别大,因为每次重大活动是非常丰富的,能够让你获得很多东西。所以,我尽量的都是这样利用一些假期或者平时的休息时间,尽量做到教学和上课两不误。
2014-09-18 15:05:42
面对这两者的身份转换,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014-09-18 15:05:51
我觉得收获到实践当中去,就像我们现在许多的背包客喜欢到大自然中实践一样的道理,你在实践中能够感受到很多鲜活的东西,特别是部队。因为像我们做教育的,你总是教而论道,在象牙塔里做学问,我总觉得做得越来越空,这些年为什么触动让我到部队去,也是因为长期离开部队,我自己就觉得自己在讲台上的底气越来越不足,很多东西离实践的东西越来越多,虽然能够从书本上看到很多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和变化,但那都是别人的,我们自己的发展你怎么去感受它,所以,我觉得你必须到实践当中去。所以,在实践中让我获得很多东西。
我经常形象地说,正好七、八月份往往都是我们的休息期,但这个时候部队恰恰是最有收获和成就感的时候,到实践中去恰恰能给你很多东西,在实践中你感受到的东西和你听、说、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了解部队,特别是我军这些年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在国防建设的发展当中,发展非常快,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思想、作战理念的发展非常快,你必须到实践当中去捕捉这种最新鲜的东西,然后把它带到课堂中来。所以,我觉得有时候这种东西是一种快乐。有时候人家戏称我“空中飞人”,有时候经常坐“红眼航班”,但我觉得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回来以后沉浸下来,梳理一下,把这些东西反馈到课堂给了学员,学员又给你那么大的反馈,他觉得真的学到这么多的东西,他又促进了我下一次要不断的到实践中去获取,就是这样一个循环。
2014-09-18 15:06:00
您是如何把实践中的这些东西带进课堂的?
2014-09-18 15:06:21
作为一个教员肯定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你在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传授理论,还要给他加以理论的论据、论证,而且你要有说明,靠什么呢?得靠实践。像我以前讲课,我都是把它写好了教案,一字一句不差的很多东西在课堂上传授,我觉得这些都很空洞,往往讲自己的东西很少,感受的东西很少。比如2006年我在广东参加复杂电磁环境的演习,应该说是我军首次探索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一些作战方法及应用。在这个演习中我就获得很多鲜活的东西,这种鲜活的东西我就把它带到课堂中给学员讲。比如讲到背景噪声,什么是背景噪声,你不感受怎么知道呢,就像我们这个屋里刚才听到的就是背景噪声,你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和电子环境下,背景噪声究竟是什么样的?我参加了实践就有这种感受,我就带到课堂中它就鲜活了。再比如两级突击在海上指挥,过去在海上指挥没有信息系统,你得探头指挥啊,你在海上怎么能够老是探头指挥呢,看着两边的坦克呢,现在有信息系统了,你通过信息系统是什么样的,我都是第一时间能够把自己感受到的这种东西带到课堂上,给学员感觉你讲的东西很生动,很鲜活,而不是空洞的一种理论。所以,我们过去经常说院校有理论的优势,部队有实践的优势,我觉得这两者是可以做到有机融合和有机结合的。
2014-09-18 15:06:30
我们了解到,您参加过50多次重大军事演习活动,每次都担负重要任务。令您印象最深刻的演习是哪一次?请您跟我们讲一讲当时的情景。
2014-09-18 15:06:39
应该说参加了这么多的演习,每个演习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我感觉有这么几次,一个就是我军的新式两栖装备第一次下海参加演习,在演习整个准备期间,我就想尝试这个两栖装备在海上这么大的家伙,怎么能够在海上飘,怎么能够打上去,所以,我就多次希望下海坐着装备跑一趟。于是我就跟着车跑了几趟,那种感受是不一样的,你随着车在海上,随着海浪的颠簸,你在整个舱里面带着头盔,你还要感受外面的东西那确实不一样。在瞭望口中你还要观察海上的情况,你就知道在海上的作战是多么复杂,指挥控制是多么复杂,这个我觉得非常明显。而且你在那上面,你下去不适应也晕,我这就不适应,下去跑两趟就不行了,在里面颠着,当然早期我们的两栖装备还不像现在的稳定性那么好。所以,这个对我印象很深。
2014-09-18 15:06:53
再比如说2006年的复杂电磁环境的演习。因为电磁波是看不见的,你得去感受它。那一夜我就记得在海军的一个120瓦的电台车里,我待了一昼夜。我就要在里面感受,我就像战士学习,我就带着这个耳机听,这个电台在晚上上半夜和下半夜的电磁波的传输有什么样的特性,它的背景噪声影响有多大,我们一开始在空旷的地方,然后拉到城市周边,它的背景噪声不一样,对你的干扰程度也不一样。我们就想在未来做的时候,如何克服这样的环境影响,实施有效指挥。那天晚上我就去了,那个车空调又坏了,正好是8月份,特别的闷热,那个汗滴滴答答,我带着耳机出来的全是汗。
再比如说2012年,像我这个年龄去西藏,应该说年纪比较大了。确实那个走几步就要喘,到了后几天没有办法,你得吸氧,边吸氧边工作。而且你还要爬山到高地现场看地形,指导部队的整个演习,这个对我印象也是非常深的,确实我感受到了西藏人缺氧不缺精神的这样一种精神,对我确实感受很深。所以,我到部队,我感觉到很多东西虽然有时候你感觉到很苦,但你对比官兵来说,人家长年累月的都是这么干,我们是院校的,说实话这种苦真的不算什么。
2014-09-18 15:08:56
从实践中获得的这些也让理论更加的丰满,更加的充实。
2014-09-18 15:09:29
是的。你在高原上参加演习,你就了解子弹为什么会打得高,打得远,不然你就不知道,有的是武器装备层面的,有的是需要我们在战法当中,不是说下一个口令就能冲上去的。就那一百米,我们战士要跑多长时间,要歇多少回,在我们一般的平原上可能一下子就上去了,但是在高原上做不到。所以,这些感受你亲身去感受到了。我觉得有些东西,你是很难去形容它的。就像毛主席说,你只有亲口尝一尝那个梨子,才能真正知道它的滋味。而不是别人说这个东西好啊,它真的不一样。
2014-09-18 15:09:53
在学员眼里,您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教授,能把军事课上得有“精气神”,能把政治课上得有“打仗味”,还有众多自称“坚果”的粉丝。您的这种教学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2014-09-18 15:10:05
作为每个教员来说都应该是不同的。在一个教学群体中,我们应该说有不同的教学工作,但每个人的教学风格应该是自己很独特的,它应该符合你自己的性格特征,包括你的思维方式。其实风格是一个综合的东西,也是慢慢形成的。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说我想形成一个什么样的风格,而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的形成,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的一种教学风格,这种风格我很难用一种语言去描述它是什么,就学员能够感受到,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怎样能够融知识和理论,融经验,然后把你的激情、人格融为一体的这样一种东西。
2014-09-18 15:10:15
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这种风格?
2014-09-18 15:10:22
比如,作为我的教学来说,我上课特别注重前三分钟,特别是头六十秒。这从心理学的角度也是一样的,你能不能抓住他就在这前几分钟。所以,在课堂中我都喜欢非常早的能够提前到课堂,到课堂以后做好各种教学准备。我会酝酿情绪,而且我要想好在这堂课的开场白,头一分钟我该讲什么,我用什么东西来抓住学员,这个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我会用我刚刚参加实践的事例来抓住学员,然后把他们带入到这堂课当中去,这是不一样的。一般的我们教学当中都有讲这堂课我们讲什么东西,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我不完全那么切入。过去我也是这样按部就班的讲,但现在有了实践的感受之后我都会在讲述一个观点的时候,马上用一个例子来证明和说明这个观点。另外,你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的教学语言的磨练,以及你的体态语言,神态。
我经常给我们的年轻教员讲,教学当中的“几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心态,我们经常说走上讲台,你既应该“目中无人”,也应该“目中有人”。所谓“目中无人”,不管你下面坐的是什么人,你要有良好的心态。“目中有人”是他想要什么,我的学员和对象需要什么,你要把他最需要的东西给他,而不是你最想讲的东西告诉他。所以,我觉得这个心态是很重要的。第二就是语态,语言其实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媒介,也是个人风格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倒不是说你普通话讲得好,而是你语言中产生的一种东西和魅力给别人的东西,语言也是可以产生美的。第三就是体态,你的体态语言,有的是手势,有的是形体,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个就是神态,我上课中特别喜欢和我的学员眼神的交流,我也经常会在提问的时候互动的时候,你不要躲避我的眼神,你的眼睛不是盯在教案上和你的讲台上,你要盯在学员的眼神中,其中眼神的交流非常重要。这些东西是一个综合的东西,构成了你的这样一种风格。
2014-09-18 15:10:30
比如我讲联合训练这个课,我从什么地方切入呢,就是从当前我们对联合训练当中认识上的困惑、实践中的困境开始切入。我们认识上有什么困惑,实践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怎么认识联合训练,联合训练难在何处,有什么问题,联合训练路在何方?我从这个切入,这是我的,你说它是风格也好,还是我的教学方法还是什么也好,我是从实践当中,然后理论的结合,逐步形成这样一种东西。
另外这种风格也是随着你个人的爱好逐步形成的。如果你喜欢阅读,喜欢摄影,包括喜欢其他的一些,比如说朗诵等等吧,其实这个东西我觉得它都是对你教学风格的一种支撑,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教学风格。
2014-09-18 15:10:40
您在课堂上的激情和灵感来源于哪里?
2014-09-18 15:10:47
对于我来说,作为军人来说,释放激情一个是在战场,作为我特殊的身份,第二就是在讲台。但和平时期没有打仗,那我释放激情只能到演训场合去寻找我释放激情的地方,再就是在讲台上释放激情。我觉得这种激情一方面可能是我与生俱来的,我从小听着军营的军号声长大,听着那些训练中的喊声以及歌声长大的。我觉得这个是与生俱来的,我被那些东西所感染,我也被我的父辈们感染,他们经常凑在一块议论的时候,我会躲在旁边听的。他们回忆当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包括我父亲给我讲的那些故事和事情,其实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其实都是我激情的一种积累。这样一种东西,我作为军人本身就应该有这样一种激情。过去我们说激情燃烧的岁月,现在不是激情燃烧,那我就应该在讲台上来释放我的激情。所以,这个如果说得大一点,它是一种责任,来自于一种敬畏。
2014-09-18 15:11:12
您的这个灵感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由热爱而产生的。
2014-09-18 15:11:22
不光是由热爱产生,而且很多的灵感我觉得也是来自部队,很多部队的官兵给我的感染。我觉得我们的官兵确实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理解他们,我到了部队才真正知道他们的辛苦、艰苦。我们在西藏的一些小战士嘴唇都是紫的,但是他们生龙活虎,他们依然打篮球,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这些东西我觉得我始终在被他们感染,很多灵感也是来自于这种实践的东西,你没有实践哪会有鲜活的东西。
2014-09-18 15:11:32
您曾经自我评价是“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军人的DNA,脑海里永远回荡着战场的冲锋号”。您为什么对自己做出这样的评价?
2014-09-18 15:11:40
如果说这个评价从小或者说当兵以后,我就想当兵打仗,带兵打仗,应该说这个“DNA”不光是父辈传给我的,在我血液中本身就流淌了这个东西,但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既然当了兵,我这种传承也应该有。另外我作为一个新型的现代军人更应该有这样一种东西。说实话,随着和平时期长期不打仗,这种东西慢慢就淡化了,所以,我今天说军人是不能转基因的,你转基因变成什么了,你就不是军人了,不想打仗了,你老想当和平兵,如果战争来临怎么办?所以,在这一点上讲,我觉得我穿上这身军装就没有想脱掉它。对于我来说,我就觉得我整个的血液中流淌的打仗的“DNA”。
2014-09-18 15:11:49
如何理解“军人的DNA”?
2014-09-18 15:12:01
其实我们说很多先辈,包括很多先烈,他们的这种精神的东西就是我们打仗的DNA:勇敢、牺牲、奉献。这可以说解读我们军人,我们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也好,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对我们说“军人DNA”的一个生动解读,时刻想听着有打仗的集结号能够让你去。我在课堂中也给学员说,你必须有必打一仗的思想准备,你不能认为我穿一身军装过渡一下就转业了,当个跳板。你必须要有必打一仗的思想准备,所以我们说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还要任内打仗。什么是任内打仗,你这个任期当中,你穿这身军装的时候能够打仗,你应该有这样一种东西,而且要有闻战则喜的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当兵的就是这样,一说有任务,一说要上前线就闻战则喜,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现在我们缺的就是这样一些东西。所以,作为军人不能转基因,一直要常闻硝烟味。为什么我们现在实战化的训练火药味越来越浓,我觉得也是这样一种东西。我之所以这么多年经常到部队去,也是为了要寻找这种气场。
2014-09-18 15:12:11
来保持血液中DNA的沸腾度。
2014-09-18 15:12:23
不光是不能转的问题,你得保持纯洁,这种军人的纯洁我觉得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这种职业包括我这次参加2014和平上合联演,我就觉得外国军人中,你总能感觉到他那种良好的职业素养,这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什么,就是他那种军人特有的东西。
2014-09-18 15:12:32
军事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您有什么建议?
2014-09-18 15:12:40
我觉得作为军事教育来说,现在包括军委总部首长也是提出了要聚焦实战,靠拢部队。这个核心实际上是要向实战靠拢,因为教育和部队,我们是为部队培养打仗人才的,那么你就不能脱离部队,不能脱离实战,所以军事教育从根上讲就是要去“接地气”,就是要去靠拢部队,向火热的军事斗争一线靠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出我们的战斗力标准。我们院校进行实战化教学改革,怎么推进,你也必须到部队,到最鲜活的实践中寻找。你只有靠拢部队,我们才能培养出实战型的人才或者叫做打仗型的人才。长期的和平时间让我们的军队慢慢变成一种管理型的军队,那么作为军事教育就应该聚焦到这种谋打仗,能打仗,打胜仗上面来,让我们所有培养的学员培养的人才都能够真正来向这上面去聚焦,这样的话如果真正有战争的那一天来临,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打胜仗。要不然能打仗就是一句空话,打胜仗就是一句梦话。
当然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我们很多教育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当然培养军人的这种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必须的,所以,我就说这一点对于我们军校教育非常重要,也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进行改革。
2014-09-18 15:12:50
(责编 主持: 裴希婷 /文字: 王瑞芳 /摄像 后期: 刘哲/图片: 郑亮 /资料文字: 叶丛如 胡洪平 姜梦尧)
2014-09-18 15:13:0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图片大图:
中国网 郑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网 郑亮
叶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