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丨为什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强调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时间:2024年12月23日
嘉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民生保障教研室主任、教授 李志明

中国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人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二十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一系列政策部署,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什么样的生活品质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向往的并为之奋斗的?新时代,如何让人民生活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我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能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信心?本期节目,特别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民生保障教研室主任、教授李志明为广大网友解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民生保障教研室主任、教授李志明接受专访。(中国网 赵娜 摄影)

【访谈实录】

中国网:李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李志明:您好,主持人。中国网的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中国式现代化突出强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特征,最终都会体现在人民生活品质及其提高上。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活品质”这一提法和概念内涵?什么样的生活品质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向往并为之奋斗的?

李志明:生活品质,实际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一次集体学习当中提出来的。他当时提出来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这个“位”是位置的“位”,由此就是生活品质进入到了我们政治话语体系当中,进入到日常的百姓生活当中。

生活品质这个概念,事实上它是从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发展而来,承继而来。在党的十八大以前,在党的文件当中,论述到人民生活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样一个词。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十三五”规划有关民生保障的建设目标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人民生活质量的概念。到2018年提出来人民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再次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一个主题词。

刚才讲到了人民生活水平,在我的理解当中,它可能更多的是跟民生福祉的客观获得,比如有没有工作,收入高不高,住房面积大不大,报销水平高不高等等这样一些数量概念比较有关。人民生活质量除了这些客观的获得,更加强调的是一个主观的评价。人民对于这个客观获得的满意度高不高?就是这些客观获得的组合,是不是最大化地满足了作为个体的人民群众的一些需要,由此而产生的老百姓的这样一个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等一些主观评价高不高?所以,生活质量是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两种属性的。

人民生活品质,实际上可以对它进行一下拆解。前面一个“品”可以把它理解为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品位,位置的“位”,然后“质”可以理解为质量。品位实际上是人民生活所处的一种在比较语境当中的一种档次。在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之上,客观获得跟主观评价基础之上,加入了在社会的生活水平评价当中,它属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所以人民生活品质是具有客观性、主观性,还有社会性三种属性的。当然这是我从一个学者,从一些学术概念的角度来提的。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当中,我们所要追求的生活品质是跟我们国家现代化所达到水平相适应的一种人民的生活状态。这个生活状态我们可以用高品质生活来概括。高品质生活跟人民生活品质相对应,一方面我们客观民生福祉获得,它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的量,至少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之上可能还要比这个更高一些。

第二个是由客观获得,再加上组合协调而成的这种老百姓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这样一种满意度,这样一种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它要属于一个比较高的位阶。所以,高品质生活是在客观获得、主观感受和社会评价都处于一种比较高的水平和位阶上的一种生活状态,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样式。

中国网:这一章节的报告中提到了四个方面——“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四个方面是否是现阶段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民治的主要任务呢?

李志明: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个词是民生“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但是在“七有”的部分实际上是分散在像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乃至于健康中国建设这几个大的板块当中。

我们分别来谈一下。

分配制度事实上是实现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更加普惠的,惠及全体人民的一个最直接、最基础的制度,也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在二十大报告当中,我们在分配制度方面的一个建设目标就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这样一个制度体系。初次分配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来讲,它是起到基础性作用,再分配实际上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是一种保障的作用,第三次分配更多的是一种补充。

在这其中,围绕着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机制的规范,二十大报告也作出了部署,比方说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过程中,总的一个思路就是要“提低、扩中、限高、打非(打击非法的收入)”。我们是鼓励勤劳、守法,诚实、劳动、创新、创造,投资者通过这些方式来致富创富。但是对于贪污腐败,垄断经营,不正当竞争,内幕交易,偷税漏税,通过炒概念快速暴富等行为,我们是要打击、要限制。

在就业方面,在二十大报告当中,要求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说明我们在宏观政策层面更加强调就业优先,要求我们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乃至于其他的一些偏宏观的政策要跟就业协调配套。我们在制定其他的宏观政策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些政策出台之后对于就业的影响,所以就业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

我们已经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但是可能这种比较充分的就业,它的质量还不是特别高,比方说深圳存在着这样一类“三和大神”,就是日结工。工作一天,拿到一天收入之后,接下来三天就不去工作了,等到真没钱了,再去工作一天。对于他们来讲,他们确实是就业了,但是可以说就业的质量是不高的,所以我们要从质量不太高的充分就业走向质量比较高或者质量高的充分就业。

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事实上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二十大报告当中提出来的是我们要覆盖全民,要统筹城乡,要公平统一,要安全规范,要可持续,并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总而言之,我们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首先是要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是人民生活安全网。另外一个是我们要维系社会运行的稳定,因为老百姓有了社保,他就解除了后顾之忧,他对未来生活就会形成一个安全稳定的预期,有了这种安全稳定的预期,他就不会有太多的焦虑。所以,它是人民生活安全网,社会运行稳定器。

再一个就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总书记讲得很好,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或者是最核心的一个指标。健康是“1”,其他的各个方面的成就都是“1”后面的“0”,没有了“1”,有再多的“0”也是没有意义的。当前我们确实是进入到了一个少子化、老龄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下一步怎么样通过采取相应的服务和支持的政策,让生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这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二十大报告在这个方面来解决小孩的生育、养育、教育的“三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部署。

除此之外,在养老方面,主要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等方面也做出了专项部署。

在医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二十大报告持续遵循的是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协同改革的思路。医保要完善筹资、待遇调整机制,我们要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之间的这一个综合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医疗服务领域,我们是要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更加便捷。所以,我们要着重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水平的建设。再有就是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均衡分布,这是我们在医疗卫生体系方面的一个改革取向。在医药方面,比方说我们要带量采购,价格谈判,解决和缓解“看病贵”的难题。

所以这四个方面,是当前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的任务。

中国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在,我们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憧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网:在具体实践中,如何理解和把握好“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要求?

李志明:物的全面丰富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所涉及的物质财富的角度来提出来的。它的内容也比较广泛,既有量的方面的这样一个要求,也有质的需求。

从量的方面来理解,就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有着维持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社会稳定所必须要有的足够的这样一些物质财富,也就是前面讲到的民生福祉的客观获得要有一定的量,它要能兜住底线,保住基本,要有足够的物质财富。

从质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必须还有一些高质量的物质财富。再有就是安全的环境,优美的、安全的社会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等等一些内容。

以上这些都是物的全面丰富方面的这样一些内容。

从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看,它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爱好、特长、个性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最主要的是要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必将要推动社会生产率的极大的提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将极大的增加,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处理好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好能实现这两者的这样一个协调,两者都要兼顾。这是因为在有些国家的发展实践当中,比方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还有一些道德失范,社会撕裂,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国民精神空虚等等一系列的这样一些问题。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这样一些问题和现状,是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当中所应当极力避免的。

所以,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部署,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从追求“有没有”转向更加注重“好不好”。新时代,如何让人民生活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

李志明:全方位提升的具体的一些思路,实际上正是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我在这里主要是从比较偏宏观的三个角度来谈一下。

第一个是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首先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去实现,因为当前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通过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地做大“蛋糕”,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不断的增强满足人民民生需要的这样一种能力和财力,这是一个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合理的制度,特别是公平的制度,要将这个“蛋糕”分好,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更惠及全体老百姓。当这些产品、“蛋糕”都能够得到比较公平的分配,大家能够普惠的共享和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二,当前我们的主题已经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实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推进共同富裕进程的另外一种说法,另外一种实践要求。在民生保障过程当中要不断地缩小地区差距、人群差距、收入差距,让大家都能够普惠的分享到或者说大体一致的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当然,我们的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即便是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了这样一个目标。但是这个过程当中,在收入分配方面的这样一个适当的差异还是必须保有。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过程,两者是非常一脉相承的,这是一体的。。

第三,我们还要照顾到他们对于这种客观获得的主观评价。获得了不一定有获得感,获得很多获得感也不一定很高。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心理方面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当中,尤其还要关注到老百姓内心的满意度,他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果能够通过我们公平地优化这种机制,同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才会得到真正的一个提高。

中国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者,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世界眼光,不断吸收更多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新选择。

中国网:从世界意义维度看,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能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信心?给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适合本土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哪些借鉴和启示?

李志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我们选择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这样一个道路,它的核心的价值取向也是这样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人民的客观民生福祉的获得。其中包括收入提高了,收入提高之后,他的购买力也就会提升,购买力提升会创造出很多的需求。有了需求,我们的经济,生产端就会有更多的供给,供需匹配起来之后,我们的物质财富乃至国内生产总值也会不断地被扩大。所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最直观的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谈的,能够直接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好,我们国家对外的需求也会扩大,对于其他国家也会带来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事实上,对于民生方面的投入,它会带来一个很综合的效果,不仅仅是需求的增加。比如,教育的发展就会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提升人力资本,提升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甚至人才资源的操作下,同等的生产资料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有更多的社会产出。

在医疗方面,将大家的基本医疗需求保障好了,特别是将因疾病和意外伤害受到损害的身体机能恢复了,实际上也是有利于人力资本的恢复和提升,他健康地回到工作岗位,对于财富的创造也是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中国的民生福祉的改善必然会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广阔的这样一个机遇,他们也能跟着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起为全球南方的力量的壮大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想第一个启示就是发展只有朝向民生福祉才是最深沉、最可持续的。因为我们的发展能够惠及全体人民,老百姓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获益受益,大家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和发挥的时候,就能够激发出社会发展、财富创造的磅礴的实践伟力,这就是人民的力量。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发展导向的时候,我感觉可以借鉴中国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根本目标的这种发展导向。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老百姓生活改善了,第二方面国家也发展了,整个国家团结、国家认同也增进了。

第二个在选择发展道路的时候,中国是选择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其去选择哪个国家最好、最标准的,还不如选择一个最适合本国国情、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所以,我们选择一个能够跟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契合,跟国家的现实国情相适应,并且,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老百姓普遍认同、普遍拥护的这样一种发展道路。沿着这种发展道路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必然会找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一个新的发展道路,最终朝向一种和美盛世状态的发展道路。

总而言之,中国通过一百多年的探索,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条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道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选择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选择了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发展目标指向。我们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最终朝向我们共同富裕的这样一个美好的明天。

中国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道路,最大限度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不断变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

联合出品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摄像:王一辰 刘凯;摄影:赵娜;主编:郑海滨)



相关节目: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一):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现代化"?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二):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三):高质量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五):为什么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不是选择题?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六):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包含法治强国?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七):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行稳致远?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八):为什么说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九):为什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访谈(十):为什么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 阅读全文>
< 收起>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主持:裴希婷;摄像:王一辰 刘凯;摄影:赵娜;主编:郑海滨)
网站无障碍